吉林省长春市第一零四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专题讲座《天气和气候》之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新人教版[课程标准分析]: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中,课标要求学生能举例说明,并能认识降水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了解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它倡导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尝试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使部分学生能够联系本地实际讨论分析降水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测定、等降水量线图、降水柱状图、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气温的变化影响了降水的分布,降水的多少又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今后学习分区地理的基础。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学习降水与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分布。在学习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本节内容,同时又为后面气候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中涉及的数据、图表较多,要求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来体会降水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让学生自制雨量器体会降水量的测量。通过读图分析了解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能够联系本地实际,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本地区降水的特征及水资源利用基本状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难点:世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突破方法:加强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的读图指导。[课前准备]课前1周布置学生多途径搜集有关降水的图片、资料,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降水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的相关资料,并展示给大家看。学生收集资料整合展示,并做简单的讲解。请看大屏幕,“大雪纷飞,到处是一片银妆素裹”,这是一种降水:(雨、雪、霜、露、冰雹)。师:地球表面的海洋、河流、湖泊、土壤、植物里的水分,在太阳照射下,不断蒸发(蒸腾)成为水汽进入大气中,这就使大气里含有或多或少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的水汽又凝结成水滴和冰晶,以各种形式降落到地面,总称为降水。师: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一般把降雨分为小雨、中雨等不同等级,请大家结合实际(自己的感受)对小雨、暴雨、中雨等进行描述。生: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生: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花你的眼。生:雨滴四溅,可闻雨声,地面积水形成较快,这是中雨。生;雨如倾盆,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现象,是暴雨。师:看来大家掌握的知识真不少。非常棒!继续努力!出示图片:展示不同强度的降水,(学生活动)结合实际谈谈它们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生:春天的绵绵细雨可促进麦苗的生长。生:七月初下雨会影响小麦的收割。生:突降的大雨会给交通、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出示图片:降水量的测量(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雨量器,并进行简单的讲解)生:我用饮料瓶的2/3作盛水器,里面放置一个酸奶瓶作储水瓶,用塑料纸做个漏斗,一个有刻度的量杯。有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储水瓶,测量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就是降水量。生;我直接用一个有刻度的量杯接雨水,然后用直尺去量,再把测得的数据换成毫米,就可以了。生:冬季降雪时用量杯接雪,雪停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