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学情分析1、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观看部分影片中对抗日战争已有较多的了解,在前面的几节课的介绍也对抗日战争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对他们对二战也有着相当的兴趣,可以让他们事先了解相关二战的历史来重新审视中国抗日战争。2、教师补充材料,让学生对今日的中日关系有所了解,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二、教材分析本课是抗日战争的收尾课,也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屈辱历史的一个收尾课。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洗雪了百年耻辱,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败走向振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2、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2、了解并认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3、收集、阅读和讲解有关抗战的故事。(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和分析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2、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分析和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2、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主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3、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突破:七大---材料分析,抗战胜利的意义---学生根据材料分析讨论。难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意义。突破:材料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以《团结就是力量》作为背景音乐,同时缓缓出现本单元的所有抗日民众的图片,卢沟桥抗战的照片,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图片,冼星海等的照片,“在民族抗战的洪流中,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尽己所能,为中华民族做着自己的贡献,也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下面我们来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聆听,回忆图片相应的历史知识。感受,入境。开门见山,图片的回放,可以回忆知识,并自然感受全民族抗战的团结性,初步感受团结的力量---抗战取得胜利。一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1---“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到第8个年头,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迎来了众多转折性胜利!我们上一节课给大家预留的任务,要大家找一找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45年,各个盟国和法西斯都发生了些什么重大的战争。现在就请同学们讲解一下!”同学展示,按照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和德意美苏的大体概况来总结介绍。2---“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指导学生看七大的相关图片,会场的和毛主席做报告的图片,简要介绍1940年之后的几次国共摩擦,皖南事变的相1学生讲解课下搜集的材料。---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等,意大利投降,德国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等。总结出二战的胜利态势。2时间地点内容总结后,讨论为何是1学生能从大的宏观的角度来了解历史,知道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密不可分的关系。2学生自己得出团结和胜利的含义。3深刻感受“联合政府”的含义---就是国共继续合作组成各阶级阶层联合共关报道,“现在请大家按照下面2个问题----1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2为什么说七大是一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呢?”3---出示《论联合政府》的相关节选,带领学生分析毛主席这篇报告的重点是什么?何谓联合政府?团结的大会。3讨论毛主席的报告,从而更明确“联合政府”“团结的大会”的深刻含义。同建立一个民主联合政府的愿望。这是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二、日本无条件投降1---“在盟国紧锣密鼓的最后清算法西斯的时刻,一场高科技战争武器的研制也在几个国家紧张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