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夏、商、西周的兴亡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改变禅让的传统,第一个实现王位世袭制的是()A.禹B.启C.桀D.纣2.牧野之战中商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商纣王军队数量少B.商纣王荒淫奢侈,残暴无道C.周文王重用贤能国力强大D.少数民族犬戎的进攻3.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牧野之战B.盘庚迁殷C.周初分封D.国人暴动4.下列人物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①商汤②周文王③周厉王④姜尚A.①②④B.①②C.②④D.①②③④5.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A.实行王位世袭制B.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C.实行分封制D.压迫奴隶和平民6.使西周成为空前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主要社会原因是()A.分封制的实施B.广大奴隶创造出大量财富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周文王时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7.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D.巩固刚刚建立的西周政权8.下列制度中哪项不是西周开创或沿用的()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等级制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①交纳贡赋②交纳租赋③派兵作战④服从命令A.①②③④B.②C.②③D.③④①10.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一项是()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并封候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带兵随从周大子作战C.诸候要向周天子纳贡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税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成果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礼记》请回答:(1)上述资料所讲的两个时代有什么不同?(2)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3)从第二段资料看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三、简答题12.为什么说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问题训练—评价单答案:1.B2.B3.A4.B5.C6.A7.D8.A9.D10.D11.(1)材料一反映了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的状况.材料二描述了阶级社会产生后“天下为家”和王位世袭的社会现象。(2)禅让制。(3)世袭制。12.①商纣王的暴政,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断反抗和阵前倒戈。②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解除了商纣对奴隶和平民的残暴统治,有利于历史的进步。③是否顺应民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