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春秋战国的纷争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吴王夫差2.晋楚争霸的主要战役是()A.马陵之战B.城濮之战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3.长平之战发生于()A.公元前770年B.公元前7世纪中期C.公元前260年D.公元前7世纪后期4.“三家分晋”指的是()A.韩、齐、楚B.赵、燕、齐C.秦、魏、燕D.韩、赵、魏5.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主要是因为()①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②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③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④周王室力量衰微,威信扫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6.下列诸侯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A.宋国B.晋国C.齐国D.吴国7.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B.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C.维护弱小国家的经济利益D.协调诸侯国之间的关系8.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主要著名的战役有()①城濮之战②长平之战③桂陵之战④马陵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在齐桓公争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A.姜尚B.伊尹C.管仲D.孙武10.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①晋文公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②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③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④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二、识图题11.阅读图1书中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齐桓公任用管仲都采取了哪些措施?(2)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3)“民到于今受其赐”的意思是什么?12.图2是“战国形势图”,在认真阅读后回答:(1)以图中提示的A、B、C、D、E、F、G的顺序将战国七雄的名称写出来?七国并立局面是怎样出现的?(2)从图中可以看出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三次战役是什么?并简述发生在战国末期那次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问题训练—评价单答案:1.A2.B3.C4.D5.D6.C7.B8.B9.C10.D11.(1)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发展齐国势力。(2)这些措施,使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3)根据材料意思,齐桓公做了霸主后,天下统一,社会相对安定,而齐国由于管仲改革生产发展,国富兵强,老百姓从改革和桓公称霸获得了安定的生活环境,实惠的生活条件。12.(1)A秦、B楚、C韩、D赵、E魏、F燕、G齐。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稍后齐大夫田氏,取代原来国君,建立田氏齐国,齐、燕、楚、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就是这样出现的。(2)战国时期最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3)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末期,是由于秦国不断兼并各国土地而引起的。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