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5.2解方程(二)一、学习目标:1、掌握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经历解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二资料准备:课本三、学习过程:自学课本环节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学习的解方程步骤是: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2、请解方程:你有几种解法?两种(可以先去括号也可以先去分母)解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环节二:解方程-----去分母法1、与有什么不同?与有什么不同?(写法不一样,表示的一样)2、代数式与的最简公分母是103、代数式与的最简公分母是124、当方程未知数的系数是分数时,可以利用等式基本性质将方程两边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未知数的系数转化成整数。这个过程叫去分母。注意:在去分母时,要注意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去掉分母后,分子要添加括号。5、认真阅读例5与例6,说一说每一步是怎样做的?6、解下列方程:(1)=(2)=解:去分母:=3(3-x)=2(x-4)去括号:9-3x=2x-8移项:-3x-2x=-8-9合并同类项:-5x=-17系数化为1:x=(3)(4)设计意图(目的):本课时主要让学生分析、观察、归纳出用等式基本性质二,让学生进一步解答方程中系数为分数时,如何使其“整数化”,从而化归到上课时见过的方程类型上去.纵观这三节课的安排,在内容的呈现顺序上让我们感觉到了:(1)数学知识的阶梯性.新内容的学习解答过程总是借助一些已知的知识与方法,将其转化,让旧知识服务于新内容;(2)数学知识的规律性.解方程中方程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它的解法过程有一个常见的规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把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x=a(a为常数)的形式.”(3)运算过程的技巧性.如解方程时,解法有:①可以先去括号,整理后去分母;②可以去括号后,不去分母,直接求解;③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经检验,三种方法都很好.④运算过程的合理性.环节三、课堂达标1、若代数式2x+7的值为-2,则x=-4.5。2、下列方程中解为x=1的是(A)A、B、C、D、3、用恰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2)解:去括号:8x-4=1-2x+12解:去分母:2(2x+1)-6(x-5)=9移项:8x+2x=1+12+4去括号:4x+2-6x+30=9合并同类项:10x=17移项:4x-6x=9-2-30系数化为1:x=1.7合并同类项:-2x=-23系数化为1:x=(3)(4)环节三:小组讨论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四、小节与收获: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那些疑惑?2、前置作业准备时的疑难解决了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