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大一统的汉朝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B.重视“以德化民”C.经济困难D.人心思安2.按先后顺序排列汉初的皇帝()①汉景帝②汉武帝③汉高祖④汉文帝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3.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下列几位汉代皇帝中特别重视人才的是()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4.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5.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A.剥夺王国的封地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6.汉武帝“罢黜百家”中的“百家”是指()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7.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8.右图是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臣,他是()A.董仲舒B.刘濞C.晁错D.主父偃9.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人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国家统一问题B.外族入侵问题C.中央集权问题D.儒家思想问题10.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最高的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A.咸阳B.洛阳C.长安D.开封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书》请回答:(1)这段话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汉景帝是怎样做的。(2)当前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突出,请你为解决当前农业问题提出一个建议。三、简答题12.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问题训练—评价单答案:1.C2.D3.C4.D5.B6.B7.B8.A9.D10.C11.(1)重视农业生产。薄赋劝农,把田租定为三十税一;下诏准许农户由耕地少的地方迁到耕地有余、水利条件好的地方。(任选一项)(2)建议: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12.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它的思想文化进行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