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华佗和张仲景。2.过程与方法: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科技史的学习,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数学和医学方面的成就,张衡发明的地动仪。难点: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讲述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比较法、分析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并不是单纯地堆积中国元素,张艺谋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一张巨大的“纸”,向世界呈现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纸,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人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纸。那么纸是何时发明,发明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简述纸的发明、改进情况和作用。2.说出《九章算术》的成书年代、内容及意义。3.地动仪是谁发明的?其功能是什么?有何意义?4.东汉两位名医是谁?分别有何成就?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纸的发明与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发明:(1)时间:西汉早期。(2)名称:麻纸。(3)发现地点:甘肃天水。(4)地位: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纸的改进:(1)时间:东汉时期。(2)人物:蔡伦。(3)原料: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4)特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质量较高。(5)名称:后人把这种纸叫“蔡侯纸”。(蔡侯曾被东汉政府赐封为龙亭侯)。造纸术发明的作用:便利了人们的书写,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出的,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它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2.《九章算术》:(1)成书年代:东汉时期。(2)内容: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的大部分内容。(3)意义: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3.地动仪:(1)发明人:张衡,生活在东汉时期。(2)功能:测定地震方位。(3)意义: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动仪器。4.(1)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创制了“五禽戏”。(2)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尊称为“医圣”。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预设问题:1.说出书写工具的演进过程。2.◆动脑筋张仲景在205年开始撰写《伤寒杂病论》,他写此书用了较长的时间。有的史书上记载:华佗读了《伤寒杂病论》后高兴地说:“这真是救人的书啊!”华佗是208年被曹操杀害的。想一想,华佗说过这话没有,为什么?3.◆活动与探究看图分析:这是明朝人绘的《孔子圣迹图》中的一部分,图中错误很多,比比看,谁找的错多?4.举出我国秦汉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5.秦汉文化昌盛的原因有哪些?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1.秦汉文化昌盛的条件: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秦汉文化成就斐然。中国在世界上最先跨入封建时代,秦汉时期又迅速进入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发展高峰。这是秦汉文化昌盛的前提和重要条件。秦汉时期,政治上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汉武帝时实行大一统,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获得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等治世;军事上秦汉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民族关系上,与周边民族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民族交流加深。可以说秦汉时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军事强大、民族交流等内容,所有的这一些,都为秦汉文化的昌盛提供了条件。2.蔡侯祠: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推崇。汉和帝封他为“龙亭侯”,人们称他造的纸为“蔡侯纸”。世界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