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列夫·托尔斯泰学习目标: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学习重点:对托尔斯泰进行的肖像描写。学习难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学习时数: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资料链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一、独立试航:阅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问题(一)给加点字注音:黝黑愚钝禁锢犀利炽热藏污纳垢颔首低眉广袤无垠一绺长髯鬈发胡髭穹顶锃亮甲胄粲然(二)解释下列词语:藏污纳垢:。颔首低眉:。诚惶诚恐:。广袤无垠:。(三)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1)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2)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合作探讨:1.请用课文原句说说课文的第一部分具体刻画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外貌特征?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须发特点:;面部轮廓:;面容表情:穿戴方面:;2、刻画这些特征时,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试说说其作用。(此处可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语句,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描写眉毛:。描写须发:。描写皮肤:。描写鼻子:。3、读了这一部分,你认为托尔斯泰的相貌怎么样?。三、知识梳理:课文的前四段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的外貌,作者生动的描述了拜访者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见的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同时作者对客人拜见情景的描写,又一次让我们全方位的了解托尔斯泰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以及待客的方式,因而对托尔斯泰的形象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同时,这一段也是过渡段。四、达标测评: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完成《新课堂》4-9题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注音释词:2.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3.前半部分对托尔斯泰的描写,突出了哪两个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二、感悟文本:精读6-9段:(都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1)第6段:写托尔斯泰。用了什么修辞?找出相关的句子作用:写出了托尔斯泰。2)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示出来。)除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外,还用了什么修辞?引用高尔基地话作结,有什么作用?3)第8段:写托尔斯泰。(关键语句的分析)思考:犀利与威力是否重复?4)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三、赏析研讨:1、课文第二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①②③④2、课文通过描写眼睛,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