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4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4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4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楚汉相争中项败刘胜的原因分析,使学生学会从史料中归纳观点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秦暴政的表现,从而认识到秦朝残暴统治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楚汉之争中项败刘胜的原因分析,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教学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教学难点: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分析。教具:多媒体。教学后记: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如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等,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讲述相关史实,重点放在对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分析,从而使学生充分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秦始皇像导入。媒体由远至近、由大到小呈现出秦始皇威严霸气的彩色全身像,问:这位历史人物是谁?他为何自称“始皇帝”?他的愿望实现了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很快就灭亡了。它是怎样灭亡的?)下面我们就一同去研究秦末年间的一段历史。(请同学们将书打开到第11课,媒体显示课题)讲授新课一、秦的暴政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秦当时的统治情况。1、学生表演自编的历史小话剧。2、学生致表演后,教师提问:请根据刚才的历史短剧,谈谈秦朝的统治情况,(繁重的徭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动手算一算课本P57“动脑筋”,然后媒体显示秦徭役示意图。)并说说其后果。请同学们看课本P56,说说秦朝的残暴还与众不同在哪些方面?(媒体出示材料1、3)(赋税重。“赋”指按人口征收的税。“税”指按田地征收和税。“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呯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衣,食犬之食。”)刑法残酷,媒体出示“铁钳、铁镣”之刑,死刑的就人腰斩,车裂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人民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抓起来,就是两个人一起偷偷的小声说话,也会被抓起来。每年被秦政府判刑的达到100万人。秦朝时罪犯穿赫色囚服,由于被判罪的人多,以至于出现了“赫衣塞路”的现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的路上病死,他的儿子胡亥继位,就是秦二世,宦官赵高掌握大权,赵高时秦二世说:“人生如同白驹过隙,何不及时享乐。”秦二世只知寻欢作乐,胡作非为,征发人到咸阳,为他豢养和训练供他射猎用的禽兽,继续大建阿房宫,他对人民的剥削,压迫更残酷,政治更更黑暗。3、提问: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臣民,你结这种统治满意吗?(不满意,有不满意就会有反抗,我们来看看秦末人民是怎样进行反抗的)二、陈胜、吴广起义1、学生阅读课本P57--P58,了解起义过程。2、将全班分为两大组,以两大记者团对垒地形式找出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如起义时间、地点、直接原因、结果等)3、提问: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对学生的互相采访进行表扬,现在我来采访你们)战争的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得出课题:伐无道,诛暴秦的正义)4、投影秦开掘图,进行总结。5、提问:陈胜、吴广屐的农民起义有何意义?陈、吴具有革命首创精神,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口号,首次起义,首建政权)6、有奖竞猜:①捷报(猜一历史人物)陈胜②江苏原野(猜一历史人物)吴广三、楚汉相争1、推翻秦朝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痛恨暴秦的纷纷响应,反秦浪潮席卷大地,在各地起义队伍中有个起来越显得重要,一个是项羽,一个是刘邦,公元前207年项羽军与秦军在巨鹿展开激战,史称巨鹿之战,关于这场战役有个成语故事,你们知道吗?请一位同学讲故事,并问:这个故事有个成语是(破釜沉舟)。你认为项羽这种做法高明吗?为什么?项羽破釜沉舟,体现了他义无反顾与秦军决一死战的英雄气概,激励了士兵英勇作战,最后终于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公元前206年)2、楚汉之争①秦亡了,可天下并没有太平,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战争?谁与谁争?为什么?(争当皇帝)(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59,思考并回答。)②项羽、刘邦之间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