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VIP免费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1/4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4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3/4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课题名称课型新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孙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分组竞争法、探究式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正确的对待学习,寻找有效的学习访法重点、难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了解百家争鸣策略和方法分组搜集资料,交流培养合作意识。教学媒体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批注分析讲述板书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进行新课,复习继续学习中华文化的勃兴,走近孔子的生活。作为教育家,他有很多论述学习的言论,大家收集了很多,进行展示1指导学生复习要求学生展示资料总结归纳学生的观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贡献)强调:孔子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被称为至圣先师。当年讲学的地方杏1介绍孔子小组交流相互补充,发言,2想一想孔子的教诲,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否有用?举例说明3回答:孔子的教育成2孔子提出:仁的学说3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A创办私学,“有教无类”B编写古书《春秋》4孔子在文化方面的贡献二思想家老子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社会的大变革,很多人从之际的利益出发,提出不同治国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各家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驳,形成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百家争鸣。三百家争鸣坛保留,供后人瞻仰。他整理的书籍被视为儒家经典著作。他的教育思想和他开创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至今还在影响中国和世界。2分析课文:老子强调:老子的辨证思想。对立上双访会互相转化3讲:战国时期面临社会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发表不同的主张和见解。互相展开争论,只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流是总结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的经验教训。4分析各家的思想5课时小结,要求学生绩、贡献、思想是什么?附:《论语》4介绍老子的故事;为什么被称为老子?因为他德高望重。举例书48页:动脑筋观点:以柔克刚5你们知道很多事情都有对立面:请你举例说明6思考:讨论各小组代表介绍各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7练习巩固列表归纳各家学派及其主张,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1百家争鸣的出现2墨子和“兼爱”与“非攻”3孟子的仁政和轻徭薄赋的思想掌握各派代表人物及思想8拓展延伸:当时各国征兵,有人当逃兵,并言道:家有父老,须照顾。想一下,各家针对以上情况怎样处理?战乱人们渴望和平,那家学派的主张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这个愿望?课后记补充:要求学生列表百家争鸣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仁”的学说,“为政以德”《论语》道家创始人老子《道德经》“以柔克刚”儒家代表人孟珂主张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道家代表人庄周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制”墨家创始人墨翟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创始人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兵家代表人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小品表演:一团纸花或破坏公物,试一个各家思想来表现,进行平析。进行思想教育。课堂气氛好。对百家争鸣能理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辽宁省开原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