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教案第一部分主题研究【方法总结】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为例,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对历史意义,重在分析,切忌硬背。下面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为例,应该从国内意义、国际意义,对当时、对后世的意义入手。从政治、文化、经济三方面举例加以说明。教材叙述如下: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概括为:(1)、结束了过去: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开创了未来:中国开始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3)、影响了世界: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怎样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方法提示】1.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意义:该起义的特点+沉重打击了(或动摇了、瓦解了、推翻了)**朝的反动统治+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中国古代统一战争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开创**长期统一稳定局面,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生产发展和各地区经济交流,为国家繁荣强盛创造了条件。3.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意义:(1)对本国的政治而言:推翻了**统治(或废除了**制度),确立了**形式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初步或进一步)扫除了障碍;(2)对本国的经济发展而言: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发展表现的高度概括(可选);(3)对外国的影响(可选)(4)特点或局限性(可选)4.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人民运动的意义:性质+特点+影响(1)性质:斗争目标(反……反……)+阶级属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学生、人民等)+斗争形式(革命、改革、起义、运动等)(2)特点(可选)(3)影响或历史功绩(略)5.近现代史上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的意义:解决了**问题(或提出了**主张,结束了**错误,确立了**正确理论或领导等,总之是会议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为……指出了正确方向+会议的特点(可选)。【重点难点突破】1、关于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意义和性质①必要性: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意义:a.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c.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③土改后土地的性质依然是私有而非公有,变地主土地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中国为什么要参加抗美援朝?抗美援朝为什么能取得胜利,有何历史意义?(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3)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证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重庆中考命题预测【命题预测】本单元的重点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主要措施,特别是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学生一方面要明白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与历史上其他的阶级、阶层的主要区别,另一方面应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村生产关系上所进行的几次改革或调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事例,系统的掌握这一历史现象,同时会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