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沁园春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感知形象,体会意境,理解诗人感情。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3.感受伟人的豪迈气魄,激励自己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知识链接】1.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2.创作背景与发表: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3.《沁园春雪》的影响:吴祖光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蒋介石看到《沁园春雪》后,大为震惊,为了达到他的罪恶目的,一时召集很多的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国民党,结果他们写的词比不管在意境方面,还是在文采方面都与毛泽东的差得远。人民大会堂里有一幅巨幅图画,看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幅图画就是以《沁园春雪》为体裁创作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边是“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白雪覆盖大地的辽阔景象,一边是旭日东升,红日照耀着大地的壮丽景象,更显祖国壮丽多姿。【学法指津】《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分外妖娆()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红zhuāng素裹()顿失tāotāo()江山多jiāo()一代天jiāo()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惟余莽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顿失滔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素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外妖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1.诗人在描写“山”与“原”时写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为什么要赋予静止的“山”和“原”以动态?2.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应怎样理解这个词?3.谁是真正的英雄?【释疑解惑】学完本课后,你还有什么疑惑没有解决,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研讨。【拓展创新】1.比较阅读。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自测提升】一、积累运用(6分)1.下列几组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沁(qìn)园春原弛蜡象分(fèn)外妖娆B.江山多骄稍逊风骚(sāo)惟余莽莽C.一代天骄略输文彩还看今朝(zhāo)D.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竞折腰2.《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A.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B.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C.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D.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数/风流人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