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学目标1.了解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2.明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3.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结构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单质。4.认识碳的燃烧及其产物。5.了解CO和CO2的性质及CO2的用途。6.初步学会制取CO2,了解实验室内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7.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8.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9.理解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互转变关系。教学重点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关注社会与环境责任感的培养。教学难点二氧化碳性质及制法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互转变。教学课时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2.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3.理解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互转变关系。教学过程[听写]碳与碳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变的化学方程式[板书]六.二氧化碳的用途化工原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阅读]P.146知识视窗温室效应的起因、不良影响、对付策略[板书]七.自然界中的碳循环[阅读]完成P.147图5-18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检查站用线条把彼此相关的性质与功用或危害链接起来[课堂练习]1.用化学方程式表达《石灰吟》中所述的物质转变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课本P.137/习题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