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秋季版)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十九《黔之驴》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VIP免费

(秋季版)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十九《黔之驴》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_第1页
1/3
(秋季版)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十九《黔之驴》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_第2页
2/3
(秋季版)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十九《黔之驴》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_第3页
3/3
《黔之驴》教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翻译课文,并理解“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的含义。2、赏析文中关于虎畏驴、识驴直至食驴过程的精彩描写。3、探究这则寓言的寓意。教学重点、难点:1、赏析文中关于虎畏驴、识驴直至食驴过程的精彩描写。2、探究这则寓言的寓意。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借助教辅资料和网络了解《黔之驴》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概况;(2)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试读课文;(3)尝试翻译课文,将有疑问的字、词、句做好记号,以便课堂上共同解决。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借“虎年”话题趣味性导入)二、检查预习情况(屏幕显示“预习提示”)1、请一位学生简介作者。2、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准备评读。3、学生评价。4、学生齐读课文。5、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与工具书,解决预习中遇见的字、词、句的疑难,并尝试口译课文。三、理清故事线索:请同学们尝试用三字(或四字)短语填写下面各空。事情的起因:(驴入黔)事情的经过:(虎畏驴)——(虎识驴)——(虎狎驴)事情的结果:(虎食驴)四、赏析:请同学们将文中自己喜爱的语句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当能作出恰当评点,并适时地拿出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学生交流)五、探究寓意:“寓”就是寄寓、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有所寄托的故事。我们能从《黔之驴》中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1、让学生谈对寓意的理解。(应该能从“虎”的角度得出一些结论)2、教师引导,得出一些另外的探究结论。(如引用材料——选入教材的《黔之驴》删去了的结尾部分进行探究。)六、找成语: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中有三个就来源于本文,请大家将它们找出来,并说一说其大体意思。1、庞然大物:形容庞大的东西。也形容表面上强大,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本事。2、黔驴之技: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3、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讽刺一些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无德无才的人。七、课堂小结:短短的124个字,就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如此生动有趣的故事,就能让我们明白这么多精深的道理,柳宗元确实无愧于他大文豪的头衔,而寓言这种体裁也确实挺有趣的,希望大家今后能阅读更多这类有趣、有益的文学作品。八、课堂练习: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②蔽林间窥之。③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④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⑤技止此耳!(2)①庞然大物也②然往来视之③以为神④以为且噬己也九、课后思考与练习1、请用“庞然大物”、“黔驴之技”、“黔驴技穷”三个成语各造一个句子,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说一段话,同时含有这三个成语。2、想一想并与同学讨论一下,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说一说为什么。教后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秋季版)江苏省连云港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十九《黔之驴》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