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短文两篇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字词,理解并掌握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2、搜集资料,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3、激发读书热情,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哲学史上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后集成《人生论》。他的随笔小品说理透彻,会意隽永。雪莱曾评价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邓拓(1912—1966),笔名马南邦,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1966年在文革中迫害致死。重要作品为《燕山夜话》。《燕山夜话》是马南邦的杂文集。1961年作者《北京晚报》要求,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利用工作之余为《燕山夜话》撰写的152篇专稿,主要是知识性的杂文,内容丰富,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旗帜鲜明,议论风生,也能切中时弊;短小精炼,语言流畅。是利用杂文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有益尝试,颇受人民的欢迎喜爱。2、驳论文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成立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与论据之间列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不能证明论战,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学法指津】《谈读书》这篇随笔,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既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又阐述了读书的方法,还告诉大家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的道理。本文写法也不同一般,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对世人进行谆谆告诫。《不求甚解》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章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由于两篇短文思想内容上都是谈读书的,写法上一是立论,一是驳论,学习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辨明二者异同,以加深理解。【自主学习】一课时、《谈读书》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狡黠()藻饰()诘难()滞碍()味同嚼蜡()吹毛求疵()睾()肾)要诀()3、文学常识填空,《谈读书》一课选自《》,作者,国家、家。着有《》、《》等。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5、圈划表明读书的作用、方法的语句,并摘抄两句在下面。【合作探究】1.作者在文中讲诉了哪三种不同的读书目的?除此之外,你认为读书还有那些目的?2.“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者之士用读书”对“用读书”你是怎样理解的?本文运用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说其论证效果。【拓展创新】同学们,读完培根的这篇文章,你还积累了有关读书方面哪些格言,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然后模拟名言的格式自己拟写两条读书的格言二课时《不求甚解》【自主学习】1、复习一课时的字音字形,词语解释。2、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3文章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么陶渊明有怎样的态度?【合作探究】说出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释疑解惑】学完本课后,你还有什么疑惑没有解决,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研讨。【拓展创新】举办辩论赛:应不求甚解------应精益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