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重点: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认识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大洲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2.认识俄罗斯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难点:理解俄罗斯的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一:时事导入,激趣质疑情境导入:多媒体呈现2008俄罗斯总统大选图片:当地时间3月2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2日凌晨4时),2008年俄罗斯总统选举投票正式开始,由于俄罗斯东西时间差异大,投票时间定于各地时间上午8时到晚上8时,海参崴选民开始投票时,首都莫斯科仍是1日夜里11时……(新华社特稿)提出问题:(1)这两个城市的选民投票时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2)反映了俄罗斯具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对地理问题的质疑、析疑,引起学生兴趣。教学环节二:国土辽阔,寻找证据多媒体呈现俄罗斯位置图、地形图、城市分布图。学案资料:1.七大洲面积(万平方千米):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2.世界面积大国(万平方千米):俄罗斯1700,加拿大997,中国960,美国937,巴西854,澳大利亚769。3.平原面积(万平方千米):西西伯利亚平原260+东欧平原400=660。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15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大高原之一。4.俄罗斯陆上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家。5.俄罗斯东西长1万多千米,约是中国的两倍。生生互动结合地图和学案中补充的资料,小组合作完成:(1)寻找证据证明俄罗斯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大”。(2)各组派代表依次展示学习成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位置图、地形图,进行小组交流、比较分析,正确描述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特征。课堂评价:教师在充分参与学生的研究、展示之后,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学生讲到哪儿,教师评价到哪儿。注意从知识、思路、规范、规律、方法等方面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地图,预设下列问题:(1)展示城市分布图,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为什么是欧洲国家?(2)展示邻国图,俄罗斯濒临哪些海洋?有哪些邻国?总结其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3)展示位置图,俄罗斯经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4)展示地形图,俄罗斯地势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有哪些主要的河流?说出它们的流向及注入的海洋?(5)完成教材活动题。总结河流和地形区的位置关系。设计意图:采用以上步骤的教学,抓住“大”这个特征,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中去。[承转过渡]配乐《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多媒体播放景观图片。从宽阔的伏尔加河、广袤的东欧平原、贝加尔湖冬季的湖面到莫斯科红场、街头一角、母子依偎,从自然到人文,从“大”到“冷”。设计意图:通过音乐与图片的巧妙结合,既给学生带来了课堂上的轻松一刻,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俄罗斯的另一个特点——“冷”,从而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教学环节三:天寒地冻,解释原因俄罗斯气候分布简图雅库茨克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展示资料:10月的俄罗斯开始转冷,需要穿大衣了,莫斯科的温度5~15℃,北部地区可能会开始落雪了。春天:5月和6月夏天:7月和8月秋天:9月和10月冬天:11月至次年4月探究活动一:俄罗斯的气候特征。问题引领:(1)展示气候分布图,读出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主要以什么气候为主?(2)展示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该气候最显著的特征。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气候资料,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气候特征。探究活动二:俄罗斯的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问题引领:(1)展示俄罗斯气温、降水分布图,分析俄罗斯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降水分布有什么规律。(2)叠加地形图,思考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3)叠加城市分布图,思考城市分布特点与气候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充分利用小组内和小组间同学的互助学,学生感受到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突破难点。课堂评价:学以致用:思考题——俄罗斯在亚洲部分的三条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