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知耻近乎勇教学时间(日期、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与第2课“天生我才必有用”有着密切联系,因为一个自信的人必然是一个懂得自尊和知耻的人。本课强调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统一,个人自尊心与民族自尊心、责任感的统一,是对前两课内容的深化。本课以自尊和知耻为统帅,对学生心理健康、道德和国情等方面进行有机整合。学情分析进入中学后,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已能对自己作出客观的描述,而自信、自尊则是在这种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带有情感色彩的评价。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个人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对他人和社会履行应尽义务的态度。2。树立在个人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讲道德、负责任的价值观。3.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把个人的荣辱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自尊、知耻、了解与自傲、虚荣的不同。2.知道自尊知耻是个人良好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3.培养个人的知耻之心,提高辨别善恶、荣辱、是非的能力教学准备讲授法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页边批注加注名人名言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教学过程做人从知耻开始●小品:比高低(引入本课)开动脑筋:小明和小刚到底谁赢了这场“比赛”?为什么?小明和小刚约定要在考试中比个高低,但小明通过作弊,在成绩上“赢”了小刚,并十分得意。但实际上,小明不以为耻,反一位荣的做法表明他缺少基本的羞耻观念,在道德品质上“输”掉了这场比赛。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准备如何让小明提高认识,改正错误?知识点:羞耻观念:就是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要有羞辱惭愧之感。一、羞耻之心义之端也知识准备:什么是羞耻观念。●辩论赛:正方:设立免监考考场能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反方:设立免监考考场不能够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小结:免监考本身是对学生道德品质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信任和考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耻之心。.●探究练习(请你判断):知耻之心,能使人形成良好的品德素质。(√)因为,知耻之心,使人在内心建立起善恶、是非、美丑的标准。知耻之心,能使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因为,能使人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感到羞辱,从而使人改过自新,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去履行义务,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情。●阅读感悟:加拿大工学院的毕业生都佩带着一枚与众不同的戒指——“耻辱戒指”。原来毕业于该校的一名工程师由于设计错误,使得一座大型桥梁在交付使用不久就倒塌了。为汲取这个惨痛教训,学院买下这座桥梁的钢材加工成戒指。长期以来,学院的毕业生手戴“耻辱戒指”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认真仔细,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小组探究:1.加拿大工学院在事故发生后,有没有想方设法逃避责任?为什么?页边批注2.从加拿大工学院的做法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耻辱感它既能够催人奋进,也能向你传递如无能、无用糟糕、软弱等情绪和观念,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在对自己的过失,错误产生羞耻感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发泄出来,但更重要的是记住耻辱,总结经验,引以为戒,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这样才能不断进取进步。采取掩饰错误,回避矛盾的方法保全“面子”,往往会带来更大的耻辱和痛苦。(小组代表发言)●活动:你说我说有人说:“犯错误是青少年的权利。”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思考问题:知道自己犯错误后,你会有羞耻感吗?在感到羞耻的时候,我会做什么?●小组代表发言1.没有想方设法逃避责任。因为试图掩饰错误、逃避现实,或是采取不正当的方法来保全面子,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耻辱和痛苦。2.当我们感到羞耻的时候,正确的方法是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二、改变陋习培养良知●小组探究:七嘴八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会因为缺乏羞耻之心而做出有损公德和自己人格的事情。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我们应怎样去改变这些行为?(随地吐谈、乱扔垃圾……)三、羞耻感与责任感●情景图片、文字:南京大屠杀思考:树立羞耻之心,铭记民族耻辱,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案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