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标准】知道并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并且掌握相关知识,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的分析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俄国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改革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教学要点】重点: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难点:理解1861年改革的性质。【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与此同时极其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俄国,也抓住了历史发展的机遇,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新课探究】问题屋一农奴制危机(背景)讨论分析明确:内因: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2、社会矛盾的激化体现:“十二月党人”武装起义、平民知识分子提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农民起义的打击(在PPT上展示并且讲解)外因:1、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经济社会危机。(俄PK英法)2、西欧、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冲击交流讨论:恩格斯在谈到克里米亚战争时说:“克里木‘即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1、克里米亚战争是两种社会政治制度的较量,俄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农奴制度导致俄国社会经济的落后。2、农奴制度的腐朽导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废除农奴制成为俄国历史的潮流。3、落后就要挨打,先进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后生产方式问题屋二:面对以上的情况,沙皇该如何抉择?1、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2、“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说其改革初衷)——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二、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1、结合相关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PPT上展示)(1)巩固沙皇的统治(2)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和农业(3)缓解社会矛盾(4)增强抵御西欧国家侵略及扩张的能力2、改革的时间:1861年3、改革的人物:亚历山大二世4、改革的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2)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师解释:在改革中,地主把最好的土地留给自己。农奴得到土地,按当时市价算仅值5亿多卢布,而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可以说:亚历山大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积累了大量资金,它的实质是对农奴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讨论:如何理解:“农民获得自由时,已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列宁问题屋三讨论改革的性质及影响探究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PPT上展示资料和图片: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农民革命消灭农奴制。由于沙皇政府拥有强大的军事机器,而农民的觉悟低下,力量涣散,革命者难以把分散的农民运动汇合成全面的革命。所以1859—1861年的农民运动与革命民主主义运动没有合流,“自下而上”的消灭农奴制的革命以失败告终。而沙皇则通过国内的统治危机和克里木战争的失败,看到了农奴制的危机,因此迫不得已,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农奴制改革。点拨:对于一场改革性质的认定,关键要看导致改革发生的原因、改革的内容及改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从改革的背景来看,一方面,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另一方面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充分说明封建落后的农奴制无法占用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它推动了俄国统治阶级的改革。因此,这次改革是在俄国资本主义和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下进行的。从改革的内容来看,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改革的影响来看,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展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