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第二框珍惜学习机会【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要采取各种合法方式予以维护;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从具体的情景和事例提升观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用基本的观点和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从而实现由个别——一般——个别的认识过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也是来自生活又服务生活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和要求。(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引导学生认同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使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教学重点】如何维护受教育的权利【教学难点】在实践中落实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目标教学法、情境体验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候课:教师等候在多媒体教室,指导学生入座,并向早到的学生了解本班有无流生情况。复习提问: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教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受教育、义务教育的含义和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现在请同学回答:(1)教育的作用;(2)义务教育的含义;(3)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导入新课:教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受教育权是否也如同我们的人身权利有时会被侵犯呢?回答是肯定的。新课教学:第六课第二框珍惜学习机会一、维护受教育权利1、侵犯受教育权的行为时有发生活动一:慧眼识侵权请学生根据本班及周边的社会现象列举受教育权被侵害的情况。学生讨论后列举,教师补充以下内容。(多媒体展示)1、离某中学100米处新开一家网吧,电脑设备崭新,上网费用便宜,还推出上网三小时可免费再上一小时的优惠。2、某工厂收一批在校的初中生进厂打工。3、初中生李华家境还不错,但父母认为现在即使是大学生毕业后也难找到好工作,花几万块上大学不值得,让李华回家跟他们一块做生意。4、15岁的刘铭父母离异,母亲下岗而父亲又不按时支付抚养费,使得刘铭只能辍学在家。5、对危险校舍不及时维修而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教师:以上例子分别说明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生: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侵害。活动二:献计献策教师: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上述这些例子中的侵害时,我们该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假设我们是P62的主人翁小梅,怎么办?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评价并订正,多媒体展示答案。2、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的方式过渡:既然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我们能不能放弃呢?有些同学自动放弃受教育的权利,行不行?二、履行受教育义务1、珍惜受教育的机会活动三:设身处地材料一:P63下(多媒体展示)材料二:电影《背起爸爸上学》的片段材料三:民工子弟学校的处境教师提问:你从材料中感悟到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多媒体展示)有关《今天关闭一所打工子弟学校,未来就要兴建一座监狱》文章的网页教师联系网页上的话和第一框教育的作用说明:为了自己的发展,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教师结合多媒体展示,提问:以上两点是珍惜受教育的机会的原因,有没有其他原因呢?学生看书回答。教师订正,并结合P58-59笛福的信和阿韦龙野人的事例进一步分析说明。接着引导:那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呢?2、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学生看书思考“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学生回答。教师订正,并结合《义务教育法》的内容解释“按时”、“规定年限”的意思。活动四:心理在线(多媒体展示)假如遇到下列问题,你打算怎么办?上课走神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