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有朋自远方来教案教学目标:感受、体会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养成平等、尊重地对待其他民族与文化的态度。以包容的心态和开放的胸襟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学情分析: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开放的世界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因此,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们具备文化交往的基本礼节,对待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卑不亢,尊重对方。教学重点和难点:差异在哪里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文化习俗多姿多彩导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就让我们用热情的双手迎接远方的朋友,用我们求知的双眼,一睹异域民俗风情。一、生活在线:1.同学们能说出这些照片拍自哪些地方吗?对照片里反映的异国风情大家知道多少?2.西班牙日本美国新西兰(毛利族)荷兰非洲土著居民二、民俗风情知多少1.民俗风情包括哪些方面?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礼仪规范、娱乐爱好、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等。2.请同学们向大家介绍自己所知道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可以是从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上获得的信息,也可以是从亲朋好友处听到的有趣珍闻。(生交流)3.大家听了这么多异域民俗风情,想一想,什么是民俗呢?4.民俗又是怎样形成的?三、差异在哪里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许多事情的处理都不尽相同。1.例如:接受礼物:中国人----先推辞再接受,不当场打开礼物。西方人-----表示感谢,接受,并当场打开礼物。2.请同学们说一说,“差异”A见面招呼:在中国:“你去哪儿?”“吃饭了吗?”在西方:“Helle!”,”Hi”,”Howareyou?”……B表示感谢在中国,亲戚,熟人之间表示感谢一般不说“谢谢”。在西方,。C请客吃饭在中国,。在西方,主人不会过多地劝酒劝菜。客人不想喝啤酒,想喝可乐就说:“CouldIhaveaglassofCola?”D在中国:在西方:四、交往的障碍1.例子书P89问:(1).在斯里兰卡点头和摇头又表示什么呢?(2)了避免这样的尴尬局面,我们应在出国前做些什么准备?(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并尊重当地的民俗风情。)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有什么启示?(生答师归)不同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处理、解决问题时态度和方法的不同。如果不了解或不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习惯,往往就容易造成我们交往的障碍和困难,甚至导致误解,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布置作业:教后小记:第二课时相互尊重促进交往导入: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都具有独特性,正是这种文化习俗的独特性,才构成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那么在同一个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中,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差异呢?一、入乡随俗1.例子P90问:(1)为什么周恩来对代表团某些成员做法很生气?(2)我们要与世界人民友好交往,必须做到什么?(生答师归)不尊重当地风俗,影响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尊重别国的文化习惯。2.我们在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中,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差异呢?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平等相待,既不要只认可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并把自己的文化习俗强加于人,也不能对别国别民族的文化习俗一概排斥,一无所知。只要大家在同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我们就能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二、交往礼仪ABC1.掌握文明社会普遍认可和适用的基本礼仪和礼节2.握手的方法和礼仪上有哪些要注意的呢?书P913.写出在衣食住行方面我们所知道的基本礼仪和应注意的问题。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衣:食:住:行:三、让世界手拉手1.亚太经合组织(APEC)背景资料:成立于1989年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APEC)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经与有关国家磋商,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1年11月,在汉城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