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一)目标1.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2.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二)内容要求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5、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6、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三)主要问题1、如何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1)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现象的很好说明。作用: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没有主见,墨守陈规,积极的一面是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智慧,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2)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之一。青少年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知道为什么、探索其奥秘。2、为什么未成年人必须提高和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了避免因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的原因,染上不良嗜好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未成年人必须提高和发展自己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3、独立思考能力要求?(1)要全面发展地思考问题,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并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2)能够随时检查和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发现错误或不恰当之处,并予以调整。4、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善于根据长远目标或社会要求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够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扰和诱惑,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5、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压力?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对待压力。压力的影响: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干劲,提高学习效率。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增强,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身心健康。8、如何克服考试焦虑?要“对症下药”,即根据考试焦虑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调控方法。如: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调整自我期望,培养自信心,挖掘自我的潜能等。9、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一是端正学习动机,知道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是将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需要;二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三是掌握科学的方法。10、应树立怎样的职业观念,如何做好人生选择?职业观念: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各行各业的人们所从事的正当工作,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都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选择时:要做出合理的选择,就要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指导,认真衡量自身实际,仔细推敲选择的出路,做好升学和就业的心理准备。11、如何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1)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逆境,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用辩证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客观现实,看待人生;(2)认识到战胜困难和摆脱逆境能使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12、怎样战胜困难、摆脱逆境?战胜困难、摆脱逆境需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13、个人与集体关系怎样?(1)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集体。人的一生始终生活、学习、工作在各种集体之中,个人的许多基本需要,必须通过集体才能得到满足。集体中的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支持,不仅能满足个体的归属需要,使之体会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并能够确认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满足个体的需要,使之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用处和必不可少。(2)集体的存在与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个个体,集体的发展壮大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如果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同心同德,不仅会增强集体的“合力”,而且会增强每一个集体成员的力量。“团结就是力量”,正是揭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