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二单元第二节:我国的环境压力主备人备课时间第12课时备课组长签名考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第三课时:环境污染与破坏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清醒地认识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懂得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及主要表现。过程与方法由身边的事例导入,自学自测、展示交流、合作探究本节课的知识,用当堂达标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表现。教学难点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形势及人口、资源问题与环境压力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图片展示,或提供文字、表格、影像等情景,引出与环境有关的话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图片反映了我国面临的哪些环境问题。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解并归纳)二、出示目标:(2分钟)1、了解环境问题的含义;2、弄清我国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具体表现;3、明白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因素有哪些。三、自学自测:(15分钟)(一)自学指导:(8分钟)告诉学生阅读教材P32的内容,大字详读,小字略读,结合课本上的案例和自己的体验来理解所学知识。要求学生带着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去看书,做到有重点、有选择性地阅读教材,并把重要内容标记起来。(二)自测题:(5分钟)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这几年北方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这说明()A.我国必须以“环境保护”为中心B.我国生态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再也无法治理好C.要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D.“沙尘暴”的出现完全是由于认为原因造成的2、我国人口过快过多增长,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有()①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②人多力量大,使我国成为发达国家③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④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四、讨论答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要求小组长安排好分工合作,要有记录人、发言人、补充人。(讨论5分钟)讨论完后,各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11分钟)1、见P32想一想2、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材料二:2011年1月11日在株洲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王群强调: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株洲。继续实施生态建设,深入持久推进“绿色行动”,让绿色生态成为株洲第一形象。(1)说说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2)请你谈谈如何打造绿色株洲,让绿色生态成为株洲第一形象?五、课堂小结:由学生自己小结(2分钟)六、当堂达标:见基础训练册(8分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