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 一面》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 一面》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5
江苏省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 一面》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5
江苏省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 一面》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3/5
教学课题一面教学目的1、认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格。2、向鲁迅学习,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3、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重点难点1、语言运用的强烈感情色彩。2、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人,尽管朝夕相处,一当离开,难以给你留下一个清晰的影象;有的人,即使初见一面,却象刀刻斧斫似的,在你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鲁迅先生就属于后一种人。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在上海病逝,举国上下,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有一个叫阿累的人,他曾与鲁迅见过一面,先生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在鲁迅逝世当月,他把哀思诉诸笔端,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为《一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标题)二、学习新课教师采取边提问、边讲解、边板书的方法,初步明确以下问题。①本文写的人物是谁?②本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③本文的作者是谁?④本文写作在什么年代?明确:①本文写的主要人物是鲁迅。鲁迅,生于1881年,1936年10月19日去世,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当月。本文的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30年代在上海学习、当售票员,后加入共产党,参加过罢工,1936年后从事写作和翻译。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校长。说出“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三、讲析课文1、提问:当时的天气如何呢?明确:明天,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秋深、风大、天冷)2、提问:这些描写有何作用?明确:通过写天气的寒冷、秋风的无情来衬托内山老板的热情,鲁迅先生的关怀给我带来的温暖。3、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我”的心情如何?明确:“赫然”表现出“我”的惊喜。“得到了保证似的”表现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4、正当“我”欲买不能,欲罢不甘的情况下,“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老人。这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呢?默读相关内容。提问: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是怎样的?明确:瘦,但有精神,严肃而慈爱。5、看到鲁迅我的心情如何?“我”与鲁迅素昧平生,但他却热情而诚恳地向“我”推荐好书,还送书给我,这温暖的关怀,怎么能不使我”激动呢?6、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描写“我”的激动心情?指名朗读:那种正直而慈样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受交织者的抚摩似的;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7、齐读第三部分并分析,提问:“一面”虽然短暂,但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这表现在哪里?(用波浪线画出,并齐读出来。)。明确:“历尽……受尽……咬紧……昂着……”四、作业:回忆性文章常常蕴含作者的深情。仔细阅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加点部分的含义和感情色彩。(设题目的,使学生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赫然”就是很鲜明,很明显,作者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表明了对鲁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情。因为是鲁迅译的,而鲁迅在当时是革命和光明的象征,所以说像“得到了保证似的”。)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摩挲”就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又“舍不得”,写出了作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3.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表示亲密无间;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仿效学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 一面》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