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市场的通行证》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决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诚信,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2、能力目标:(1)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知道诚信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信的人;(2)能对市场经济下不诚信的行为进行谴责,并能运用合理方式进行检举;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的行为,对自己不诚实和不守信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诚实守信,为人之本,学会对人诚实,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学会不虚伪,表里如一;三、教学准备:1、教师以“诚信支撑经济”为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2、课前布置学生完成课本相应的活动内容。四、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活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设计构思:本节课打破教材原有的框架结构,共设计了四大板块:[情景导入:寓言故事]、七、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寓言故事]导入过程:1、观看flash动画《曾子杀猪》;2、师生合作探究:这个寓言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生:(分组讨论,师生合作探究)这个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是我们应以诚待人、言而有信。师(总结引出主题):犹如韩非子所说“巧诈不如拙诚”,曾子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做出了曾子妻认为不可思议的——“一句戏言”而杀猪,以求言而有信,以诚育子。老师今天就是要和大家谈论“个人的诚与信”,以及“当今市场经济下的诚信”的话题。(板书:第十四课第2教学条目诚信支撑经济)(板书:1、诚信——做人的基本原则,立身处事的基础)(设计意图:寓言故事趣味性较强,蕴含哲理。flash动画展示故事导入,直观生动,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探究新知][活动一:温州现象]活动过程:1、投影展示课本第128页《温州现象》事例;2、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1)“温州货”的经历说明了什么?(2)“温州货”的惨痛教训的根源是什么?生:(分组讨论)如:(1)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没有认识到什么是长久的利益、什么是真正的利益……(2)缺乏资金;管理不善;丧失诚信……师:由此可见,诚信经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立业之基、兴业之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更应以诚立市,在诚信的基础上寻求利益。(板书:2、以诚立市——货真价实、公平无欺、诚实经营)(设计意图:以形象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在经济活动中,货真价实、公平无欺、诚实经营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基本原则,从而认识到以诚立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丧失诚信的危害。)[活动二:典故分析]活动过程:1、播放电视剧《商鞅变法》片段中《立木取信》典故;2、师生合作探究:商鞅是以什么获取百姓信任、推行他的变法政策的?生:(分组讨论)如:金子、威势、信誉……师:由此可见,市无信不立。取信于市,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前提。无论是古代经营者,还是当今企业家,重信守诺,是他们成功的法宝。(板书:3、取信于市——从事经济活动的前提)(设计意图:借助形象直观的影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经典故事中,使学生了解市无信不立。取信于市,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前提。无论是古代经营者,还是当今企业家,重信守诺,是他们成功的法宝。)[情感升华][活动一:自画像]活动过程:1、给自己画像,结合所学知识,每个学生用语言总结出自己分别在“诚”与“信”两个方面的正反事例;2、课堂上分组交流,每位学生把自己的事例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帮助分析并提出选择的建议,相互间用几句话评价自己的小组成员。生:(分组讨论交流)我的“诚”的事例……;我的“信”的事例……。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因此,我们应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进行选择。(板书:4、诚信的内涵)(设计意图:以学生自我的剖析和来自他人的评价,引导学生了解诚信的内涵,并帮助学生树立诚信观念,达到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诚信待人的情感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