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闲话“家常”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家庭文化;2、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3、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国的家文化,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对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方法指导和使用说明: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自学课本p23——26,自己标记重难点,并独立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明确知识点家是什么?2、“养不教,父之过”的含义3、你知道“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孔融让梨”、“曾子杀猪教子”等典故吗?试简述故事内容。谈谈你的想法4、你怎样看待我国古代社会的家规?5、你认为父母哪些教育方式你能接受?哪些不能接受?6、我国古代有丰富的治家思想。你知道有哪些吗?如:《礼记》、《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三字经》、“六艺”等。7、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在哪些节日里有充分的体现?8、正确对待古代家规家法中的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要批判地继承巩固提高1、家庭是绿洲,我们受了委屈,常常回家诉说;我们获得快乐,常常与家人分享,我们碰到困难,往往向家人求援。这说明家是我们的()A娱乐天地B情感栖息地C发展大本营D物质生活的后盾2、下列属于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的中华优秀传统家庭文化的有()①望子成龙,光宗耀祖②重男轻女,多子多福③子不教,父之过④尊老爱幼,孝亲敬长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四世同堂》,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揭露了封建时代的大家庭背景。而今天,这样的大家庭越来越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家庭。这说明()A小家庭要比大家庭好B家庭的结构是不断演化C家庭越来越不像家庭了D封建社会需要大家庭4、下列不利于和谐家庭关心的家庭公约是()A、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B、家庭成员勤俭持家,从不浪费C、对家庭问题民主协商解决D、家庭中子女要绝对服从父母的安排5、洛克菲勒是美国著名的石油大王,他很少打骂孩子,但他对子女的教育是严格的,子女们靠自己打工挣得学费,他的儿子小约翰逊继承了父亲重视节俭,严格教育子女的家规。洛克菲勒的做法()①说明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②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③文中父亲教育子女有方④洛克菲勒做法太“古董”了,现在不时兴这一套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课堂小结及反思:第二课时异域采风教学目标:1、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2、中外姓名的差异3、中外家庭文化的差异教学重点、难点:我们要学习哪些优良传统,方法指导和使用说明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自学课本p26——32,自己标记重难点,并独立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明确知识点1.你认为那些有关家的传统是优秀的?哪些是应该被抛弃的?2.中外养老方式差异何在?3.15岁的小明想自己住,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没有钱先向父母要但记住数目,自己将来工作了再还,同时父母也不能干涉他的家庭作业。你认为哪些可以考虑哪些根本不行,为什么?4.读32页的小活动看一看外国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哪些应该反对,为什么巩固提高1.“孔融让梨”这一典故,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在家庭交往中要()A.学会谦让B.学会做人C.孝敬父母D.不贪小便宜2小明的爸爸下岗了,家庭顿时显得拮据起来,爸爸为了节省,把吸了几十年的烟都戒了。可是小明不管这些,这不,一次看上了一套好几百的运动装,爸爸没有给他买,他就一连几天没有和爸爸说话。小明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①同呼吸共甘苦是家庭责任感的变现②生活困难时,子女应和父母一起坦然面对③作为父母,他们并不求回报④我们应理解和尊重父母,体谅父母的艰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子女对父母、长辈的无条件顺从。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在父母的一些做法不正确的时候,要敢于说“不”。以下情形需要对父母说“不”的是()A.小林的爸爸给他准备好了学习资料B.爸爸带着正在读八年级的小民到营业性舞厅学习人际交往C.小伟的爸爸经常带他去展览馆看展览D.小桃的父母经常教育她要做一个好孩子4、一下行为符合我国在家庭交往中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