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基础知识(选择题)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模块内聚度用于衡量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1.一组语句在程序中多处出现,为了节省内存空间把这些语句放在一种模块中,该模块的内聚度是(48)的。2.将几种逻辑上相似的成分放在一种模块中,该模块的内聚度是(49)的。3.模块中所有成分引用共同的数据,该模块的内聚度是(50)的。4.模块内某成分的输出是另某些成分的输入,该模块的内聚度是(51)的。5.模块中所有成分结合起来完毕一项任务,该模块的内聚度是(52)的。它具有简要的外部界面,由它构成的软件易于理解、测试和维护。A.功能性B.次序性C.通信性D.过程性E.偶尔性对的答案:E2.A.功能性B.次序性C.通信性D.逻辑性E.偶尔性对的答案:D3.A.功能性B.次序性C.通信性D.过程性E.偶尔性对的答案:C4.A.功能性B.次序性C.通信性D.过程性E.偶尔性对的答案:B5.A.功能性B.次序性C.通信性D.过程性E.偶尔性对的答案:A解析:软件概要设计是以需求分析所产生的文档为根据,着手处理实现“需求”的软件体系构造,简称软件构造。就像建筑工程中的盖大楼,需求分析重要是确定要盖满足什么样功能的大楼,而概要设计就是施工,盖起满足顾客规定的大楼的框架。这一阶段确定软件构造的详细任务是将系统分解成模块,确定各模块的功能及调用关系,将顾客的需求分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得出系统的构造图。软件概要设计的原则是模块化、抽象化和信息隐藏,要到达这些原则,就规定模块具有独立性。模块内聚度用于衡量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模块内聚度由强到弱的次序如图9-4所示。(1)功能内聚(FunctionalCohesion):一种模块中各个部分都是完毕某一详细功能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或者说该模块中所有部分都是为了完毕一项详细功能而协同工作、:紧密联络、不可分割的,则称该模块为功能内聚模块。(2)信息内聚(InformationalCohesion):这种模块完毕多种功能,各个功能都在同一数据构造上操作,每一项功能有一种唯一的入口点。这个模块将根据不一样的规定,确定该执行哪一种功能。由于这个模块的所有功能都是基于同一种数据构造(符号表),因此,它是一种信息内聚的模块。信息内聚模块可以当作是多种功能内聚模块的组合,并且到达信息的隐蔽。即把某个数据构造、资源或设备隐蔽在一种模块内,不为别的模块所知晓。假如一种模块的各个成分和同一种功能亲密有关,并且一种成分的输出作为另一种成分的输入,则称为次序内聚。(3)通信内聚(CommunicationCohesion):假如一种模块内各功能部分都使用了相似的输入数据,或产生了相似的输出数据,则称之为通信内聚模块。一般,通信内聚模块是通过数据流图来定义的。(4)过程内聚(ProceduralCohesion):假如一种模块内部的处理成分是有关的,并且这些处理必须以特定的次序执行,则称为过程内聚。使用流程图作为工具设计程序时,把流程图中的某一部分划出构成模块,就得到过程内聚模块。例如,把流程图中的循环部分、鉴定部分、计算部分提成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都是过程内聚模块。(5)时间内聚(ClassicalCohesion):时间内聚又称为经典内聚或瞬时内聚。这种模块大多为多功能模块,但模块的各个功能的执行与时间有关,一般规定所有功能必须在同一时间段内执行。例如初始化模块和终止模块。(6)逻辑内聚(LogicalCohesion):这种模块把几种有关的功能组合在一起,每次被调用时,由传送给模块的鉴定参数来确定该模块应执行哪一种功能。逻辑内聚的模块各成分在功能上并无关系,虽然局部功能的修改有时也会影响全局,因此此类模块的修改也比较困难。(7)巧合内聚(CoincidentalCohesion):巧合内聚又称为偶尔内聚。当模块内各部分之间没有联络,或者虽然有联络,这种联络也很松散,则称这种模块为巧合内聚模块,它是内聚程度最低的模块。6.软件测试的目的是(53)。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当(54)。使用白盒测试措施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55)和指定的覆盖原则。一般说来与设计测试数据无关的文档是(56)。软件的集成测试工作最佳由(57)承担,以提高集成测试的效果。A.评价软件的质量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