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问题研究述评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突显,成为公众与政府均十分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而农产品安全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政府如何采取有效策略,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成为学术界的关注重点。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集中于农产品安全的界定、农产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农产品的质量监控以及对策等多个层面。关键词: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问题;存在原因;解决对策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并对党的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构建产生影响。当前,必须整合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全方位食品安全监控机制,加强对民众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育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力量。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实证探索和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1]。其中,农产品安全生产是农产品安全的源头和保障,也是食品安全的根本。近年来,全方位加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和制度建设很可能在短期内削弱农户的基本经济利益,如果照顾农户的利益,又不利于制度建设。因此,如何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户增收之间的关系,成为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一个关键问题[2]。一、农产品安全的基本内涵研究要研究农产品安全问题,首先应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农产品安全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农产品安全涉及三个层次,包括九大安全:第一层次为粮食安全、数量安全、主权安全;第二层次为来源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第三层次为分配安全、价格安全、时空安全[3]。这是对中国农产品安全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食品安全不仅是一个科学概念,它更是一个社会概念、政治概念和法律概念。有关国际组织在不同文献中对此有不同的表述,国内专家、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认识。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4]。有学者指出,农产品安全,是指作为直接食用的农产品或者以食用农产品作为原料生产出来的加工制成品,要保证其在适宜的环境下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减少其在食物链的各个阶段所受的污染,以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简单来讲,就是“从农田到餐桌”的所有环节都应当是安全的[5]。王云霞、曹建民[6]等同样有类似观点。通常来说,农产品生产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安全生产,主要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生产过程等是否安全;二是指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否符合安全食用的要求,是否能够保障人类进食后不会产生任何不良的反应和不利影响,保障对人体健康有益而无害等[7]。二、农产品安全问题的类型研究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食用,要经过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在如此长的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都有被污染的可能性,并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污染问题,都必然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的产生[8]。(一)农产品生产问题的研究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郑风田、赵阳[9]提及的化肥农药残留污染严重、化学添加剂乱用等问题[10];Prof.Dr.ZhangLiJian[11]也曾在学术期刊上就农产品安全问题中的药物残留、农残超标、不安全新兽药及其转换品等予以关注;胡定金[12]、钱永忠等[13]也提出了相似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农民为了追求产量,往往在种植类农产品上投入过多的农药、化肥等,对于养殖类农产品,则过多地使用避孕药等抗生素以求增肥增重。同时又顾忌生产的农资成本,农民往往是选取价格低、药效强、见效快的农药,而对农药等的毒性残留严重与否关注不够[14]。这些行为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生产主体的长远利益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二)农产品运输和销售问题的研究由于一系列农产品安全设施的缺乏或落后、操作过程不规范等原因,农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安全[5]。KatrionaMacNeil[15]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