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基本概念及法规体系介绍课件•计量基本概念•计量法规体系•计量管理体系•计量技术体系•计量监督体系•案例分析目录01CATALOGUE计量基本概念计量定义计量的定义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涉及到测量、测试、检验等环节,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准确可靠的量值,并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计量的核心是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它是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贸易、国防建设以及社会生活的基础。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是计量学中用于表示量值大小的基本单位。计量单位是衡量事物量值大小的基准,是计量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计量工作中,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可靠的测量设备,以确保计量单位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国际计量单位是全球范围内通用的标准,各国应遵循国际计量单位制的规定,并采用国际标准化的计量单位。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是指能够完成测量过程并产生测量结果的仪器和设备。计量器具是实现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重要工具,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质量。根据用途和测量对象的不同,计量器具的种类繁多,如天平、温度计、压力表、流量计等。为了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其进行定期检定和校准,以确保其量值与国际计量单位制保持一致。02CATALOGUE计量法规体系计量法定义计量法是调整因计量单位制而形成的计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计量法调整的对象主要包括计量单位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计量器具、计量活动、计量技术、计量管理以及计量争议等。计量法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促进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计量法发展历程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123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并公布施行。1987年2月1日,国家计量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同年5月1日起施行。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进行了修订,并公布施行。计量法主要内容计量法规定了国家计计量法规定了国家对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建立、保存、维护、使用等管理职责,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部门的计量管理职责。计量法规定了从事计量活动的基本要求,包括计量技术要求、计量数据要求、计量器具要求等。计量法规定了计量监督管理制度,包括计量器具的制造、修理、销售、进口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以及对计量活动的监督检查等。计量法规定了违反计量法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等。量单位制,要求全国采用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选定的国际标准单位为基准和标准。03CATALOGUE计量管理体系企业计量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管理010203建立计量器具台账,对计量器具进行分类、编号和标识,确保计量器具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计量人员管理明确计量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对计量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计量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计量标准管理建立计量标准管理制度,对计量标准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计量标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计量管理体系认证认证机构选择选择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认证机构,确保计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认证流程了解认证流程,包括申请、审核、整改、颁证等环节,确保计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规范性和合法性。认证要求明确认证要求,包括计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确保企业计量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体系策划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制定计量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和指标,明确体系架构和组织结构。体系实施全面推行计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工作,包括人员培训、文件编制、执行与监督等方面,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与改进定期对计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计量管理体系的水平和质量。04CATALOGUE计量技术体系计量技术法规010203计量法计量行政法规计量技术法规规定计量的法律地位、计量立法宗旨与原则、调整范围、计量监督管理的体制等。根据计量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规,包括制定有关计量的行政规章。计量检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