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状态评价初始状态评审(初始风险评价)是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现状,为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搜集信息并提供依据。通过初始风险评价,识别出主要的危害、危险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获取适用于企业的HSE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要求。总结企业原有的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探讨风险和机遇,统一认识,为企业建立切实可行的HSE管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建立HSE管理体系的需要,初始状态评价包括如下内容:(1)明确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要求,并评价企业的HSE行为与各类法律、法规、标准等的符合性;(2)识别和评价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危险因素,特别是重大环境因素、危险因素;(3)审查所有现行HSE活动与程序,评价其有效性;(4)对以往事件、事故调查以及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调查与评价;(5)评价投入到HSE管理的现存资源的作用和效率;(6)识别现有管理机制与标准之间的差距。策划:1.确定评审范围企业进行初始状态评价的范围与建立HSE管理体系的范围紧密相关。如果企业为了在某一范围内实施HSE管理体系,那么初始状态评价的范围至少应覆盖拟定体系的范围。确定体系的范围应考虑如下原则;(1)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组织的整体、部分或结合体;(2)地理上相对独立(但企业的运行区域可以流动);(3)如果是企业的一部分,应在健康、安全与环境意义上可与其他部分分开,即它的HSE行为可以相对独立地予以评价。在保证覆盖范围的前提下,应重点关注那引起产生重大环境影响、重大危险、危害和在未来体系中具有关键功能的部门。2.组成评审组评审组可由企业的员工、外部咨询人员双方共同组成,这取决于初始状态评价的范围、复杂程度和企业的资源。评审组的主要人员应是体系建立工作组的骨干力量。组成评审组还应考虑:(1)最高管理者任命评审组长并授权负责初始状态评价的全过程;(2)评审组成员应具备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法律、法规、标准知识,具备识别相关数据或信息,并有效地分析和评估这些数据和信息的能力;(3)具备相关的评审技巧和能力,如研究、面谈、数据分析、文字工作等;一般内部人员熟悉本企业情况,而外部人员则有较深的评审技巧,并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评审组组成立后应经过适当的技能培训,并使每个成员了解初始状态评价的目的和其担当的角色和责任,以确保每人都能胜任工作。3.现场评审前的准备工作(1)收集和评估数据和信息。大部分数据和信息将在评审过程中收集,但有些数据和信息则需要事先识别和获取。如适用于组织的HSE法律、法规、标准及其要求。这是进行初始状态评价的基础。获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信息的主要途径有:①国家和地方HSE立法、执法机关;②出版社或其他发行机构;③公共图书馆;④专业机构,如咨询组织;⑤公共媒体。(2)初始状态评价方法的选择。进行初始状态需要一定的方法,从而使其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初始状态评价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法:①询问与会谈;②检查表和调查表;③审查和测量;④评价;⑤记录评审;⑥与类似的企业比较。此外,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的识别还需要一些比较专业的方法,这里就不做详述了。(3)制定计划。为了使评审过程有序、高效地进行,企业必须预先制定评审计划。评审计划应根据企业的类型、规模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评审:1.信息收集及分析主要任务是收集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有关HSE管理状况的资料和信息等。如企业的HSE管理机构、人员职能分配与适用情况;企业的HSE管理规章;企业适用的国际公约以及国内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其执行情况;企业的HSE方针、目标及其贯彻情况;近年来企业的事故情况和原因分析等。2.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是HSE管理要考核的基本对象。确定环境因素是企业HSE管理的基础信息,企业应全面系统地分析,找出全部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检查涉及以下问题的活动、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这些问题包括:(1)向大气的排放;(2)向水体的排放;(3)土地污染;(4)废物管理;(5)原材料使用和自然资源的利用;(6)对局部地区和社会有影响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