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招考笔试真题及答案(最新分享)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规定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C)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A)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D)A、复杂性、发明性B、持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4、纯熟地骑车、纯熟地织毛衣中的注意是(D)A、无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注意D、故意后注意5、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D)A、定势B、变式C、问题处理D、原型启发6、我国最早实行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D)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7、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来源理论被称为(D)A、需要来源论B、意识来源论C、生物来源论D、心理来源论8、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B)A、加强德育工作B、确立教育目的C、设计课程体系D、选择教学措施9、一种人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到达何种程度时,才能增进能力的发展?(A)A、迁移B、纯熟C、同化D、泛化1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是(B)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B、爱与归属的需要C、求知与审美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概括了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C)A、乌申斯基B、加里宁C、马卡连柯D、赞科夫12、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A、全面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13、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C)A、精神活动B、意识活动C、反射活动D、技能活动14、一种人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个性心理特性是(D)A、动机B、气质C、能力D、性格15、智力技能的特点是(C)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16、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采用决定和(B)A、确定目的B、执行计划C、制定计划D、动机斗争17、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A)A、存储性障碍B、提取性障碍C、生理性障碍D、心理性障碍18、“满意与不满意”是情绪、情感的哪种两极性体现?(A)A、肯定与否认B、增力与减力C、激动与安静D、紧张与轻松19、教育者运用模范、经典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措施是(B)A、说理教育B、楷模示范C、陶治教育D、指导自我教育20、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C)A、增进教师教的过程B、增进学生学的过程C、增进学生发展的过程D、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21、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学习量为(50%)时学习效果最佳。22、斯金纳等行为主义者认为,动机是(强化)的成果。23、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2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指一种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25、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重要包括惩罚服从取向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26、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讲课制思想的是(夸美纽斯)。2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28、钻研教材包括钻研——(课程原则)——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照书。29、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是(间接)经验。30、班会的类型重要有(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3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简要阐明这一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形诸原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3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次序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33、一堂好课的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