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级别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一)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外交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外交事务的组成部门,负责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务。(二)成立时间:1954年9月,其前身是1949年10月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三)办公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每年定期向公众开放两次。(四)历任部长:1、(1949-1958)(1958~1972)(1972~1974)4、乔冠华(1974.11~1976.12)(1976.12~1982.11)(1982.11~1988.4)(1988.4~1998.3),1982年3月26日,初次以外交部发言人身份,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8、唐家璇(1998.3.18~2003.3)(2003.3~2007.4)(2007.4~2013.3)(2013.3——)(五)外交部构造设置主要官员:部长、副部长、部长助理、发言人、驻外大使办公机构:办公厅、政策规划司、亚洲司、西亚北非司、非洲司、欧亚司、欧洲司、北美大洋洲司、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国际司、国际经济司、军控司、条约法律司、边界与海洋事务司、新闻司、礼宾司、领事司(领事保护中心)、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司、翻译室、外事治理司、涉外平安事务司、干部司、离退休干部局、行政司、财务司、机关党委(部党委国外工作局)、驻部监察局、档案馆、效劳中心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一)外交部发言人的级别外交部发言人是由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兼任,只是外交部的中层部门负责人。新闻发言人的级别在各国做法不同,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只是中层领导。在国外,发言人一般也都由各部门中层负责人兼任。在美国,白宫发言人的级别相当于部级干部,但在英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外交部发言人只是相当于处级干部。(二)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特色:1、面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的立场,真实地介绍中国的国情,正确表达中国政府的政策,及时澄清外界对中国的误解,有效还击别有用心的人对中国的歪曲和污蔑。2、作为新闻发言人,必须“政治成熟、立场正确、勇于负责”;必须“内知国情,外知世界”,具有丰富的知识。3、相关于其他60多个部委而言,外交部的新闻发布制度是最完备的。外交部每周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自1982年3月26日钱其琛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至今,外交部共有24位发言人。(三)外交部发言人与“新闻发言人”在国外,发言人面前没有“新闻”两个字,就叫发言人,即spokesman,但在中国变成了“新闻发言人”。如今各部门发言人都称之为“新闻发言人”。事实上,不加“新闻”两字更精确些。由于发言人的职责主要是宣示政府政策、说明政府立场、阐述政府主张的,发布新闻观点只是其职责的一小部分。媒体在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活动时,“发言人”前特别少有“新闻”二字。另外,在我国新闻发言人没有正副之分。但在国外如美国、法国、比利时等国那么设有副发言人。(四)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征询特点1、发言人是政府或部门的喉舌或代言人,其发言不能够随心所欲,必须依照一定的口径。原那么上,他发表的任何意见或所做的任何评论都应该按有关部门提供的口径或口径的精神表态,决不能与其精神相违犯。新闻发言人每句话都代表组织,没有个人的看法。这与专家学者的表态完全不同,因而,新闻发言人不能说“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个人认为”等。2、发言人应该是有口径而不惟口径。口径应该是一个架子,一个框框,内容需要发言人依照本人的不同对象、不同环境和时机去充实、丰富或调整。一个好的发言人应该能将口径或政策化解成本人鲜活的语言,让人愿意听下去,并乐于接受。(五)外交部发言人的“答非所征询”(30页)外交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与常态语言是有所不同的。外交语言往往更委婉、委婉、模糊。所谓委婉,确实是有些征询题不便或不能直说,就用委婉、委婉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不失本意的情况下让对方领悟。因而,外交语言有时就不是直白式的一征询一答,会绕点弯子,或声东击西,需要留意其字里行间或留意其弦外之音。这是由于外交的特别性,外交斗争的复杂性决定的。1、外交的对象主要是国家。国家之间彼此平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