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爆炸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1.1.1钢板、钢材氧焊切割时,氧气瓶与乙炔瓶放置的距离太近;输气管路老化;切割安全装置损坏、失效;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的氧气瓶、乙炔瓶爆炸。1.1.2冬季预制或现钢筋混凝土加温、锅炉供暖、锅炉供开水时,锅炉及安全阀、压力表未定期检验,失灵;使用不合格产品;安装、维修锅炉未经检验;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的锅炉爆炸。1.1.3输气管路设备老化,安全阀、压力表失灵,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可能引起爆炸。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事故最容易发生在液化气站、压力容器及钢结构加工现场。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般在夏季或高温环境下更容易发生,事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4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发生前无明显征兆。2.应急组织与职责2.1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组织机构2.1.1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2.1.2自救组:副经理、各施工队队长及指定人员组成。2.1.3救护组:项目书记、办公室、各施工队工班长指定人员组成。2.1.4疏导组:由项目副经理、安质部、测量室、各施工队值班人员组成。2.1.5保障组:由项目总工、办公室、工程部、物资部、设备部、计划部、财务部、各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及指定人员组成。2.1.6善后组:由项目书记、办公室、计划部、财务部、各施工队指定人员组成。2.1.7调查组:由项目副经理、总工、工程部、安质部、设备部、物资部、各施工队指定人员组成。2.2应急岗位职责2.2.1组长的职责:A执行国家、地方、行业、上级有关安全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B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C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项目现场处置方案,向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有关情况;D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组织项目部应急演练,指挥项目应急行动。2.2.2副组长的职责:A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B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落实项目应急行动,组织搞好培训和演练;C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D组织做好善后工作。2.2.3自救组职责: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2.2.4救护组职责: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2.2.5疏导组职责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2.2.6保障组职责:提供技术保障,并保证应急处置的通讯畅通,物资、设备和资金及时到位及后勤供给。2.2.7善后组职责:妥善安置伤亡人员和接待伤亡人员的家属,配合项目做好理赔工作。2.2.8调查组职责:按要求提供事故情况和相关资料,参与评估事故影响程度和损失,提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意见和建议。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1.1当发生压力容器爆炸时,值班人员立即组织危险区域施工人员撤离,迅速报告应急自救组长,自救组长迅速上报项目应急办公室。3.1.2采用电话、喊话或其它方式疏散人员,并采用电话向现场值班室报警。3.1.3向现场应急自救领导小组报告险情,启动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及时与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队伍、公安、消防、医院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联络方式采用电话、传真等。3.2事故应急救援程序(见应急处置方案后的图表式样附件)。3.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3.1现场抢险急救与自救:现场应急自救小组接到爆炸报告后,抢险组、救护组由应急自救小组副组长统一协调指挥现场抢险人员、医务人员、救护车辆、工程车辆、灭火器材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抢险工作中去,搜救伤亡人员;受到爆炸伤害人员要积极自救,通过有效方法通知救援人员自己所处的准确位置,以便得到及时救助。3.3.2因储油灌燃烧、液化气灌爆炸产生火灾及有毒有害气体时,保障组立即利用储备的消防器材对火灾进行扑救,针对不同的燃烧体采用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等有效灭火方法,组织人员迅速转移危险区域内的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引起二次爆炸;协助救护组救助伤员;配合地方消防部门灭火。3.3.3疏导组负责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