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腰腿痛及颈肩痛病人的护理1.腰椎间盘突出症(1)病因病理(2)临床体现(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5)护理措施2.腰椎管狭窄症(1)病因病理(2)临床体现(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3.颈椎病(1)病因病理(2)临床体现(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5)护理措施第一节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病因、病理1.病因(1)腰椎间盘退行性变。(2)损伤。(3)遗传原因。(4)妊娠。2.病理:(1)膨隆型(2)突出型(3)脱垂游离型(4)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二)临床体现腰4~5、腰5~骶1是最易发生的部位——非常重要!1.症状(1)腰痛:最多见。(2)坐骨神经痛。(3)马尾神经受压:双侧大腿、小腿、足跟后侧及会阴部迟钝,大、小便功能障碍。2.体征(1)腰椎侧突:腰椎为减轻神经根受压而展现的姿势性代偿畸形;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侧时,腰椎突向健侧;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侧时,腰椎突向患侧。(2)腰部活动受限:此前屈受限最明显。(3)压痛、叩击痛:在病变椎间隙的棘突间、棘突旁1cm处有深压痛和叩击痛,并向下肢放射。(4)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病人平卧,患侧下肢伸直,被动抬高,当抬高至60°以内即出现放射痛(坐骨神经受牵拉)。加强试验——在此基础上,缓慢减少患肢高度,至放射痛消失,再被动背屈踝关节,疼痛再现。(5)神经系统体现——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腰5神经根受累——患侧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内侧的痛、触觉减退,第1足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外踝附近及足外侧的痛、触觉减退,足跖屈无力,踝反射减弱或消失。【小结TANG】腰椎间盘突出——神经系统体现腰5神经根受压(突出在L4-5)骶1神经根受压(突出在L5-S1)马尾神经受压①感觉异常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内侧外踝附近及足外侧鞍区②肌力下降趾背伸力足跖屈力肛门括约肌③反射异常踝反射肛门反射(三)辅助检查1.X线。2.CT和MRI——MRI能显示脊髓、髓核、脊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状况。3.电生理检查——肌电图检查——神经受损的范围。(四)治疗原则1.非手术(1)绝对卧床休息。(2)理疗、推拿和按摩。(3)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4)持续牵引:应用骨盆带牵引——增大椎间隙,缓和疼痛。2.手术指征——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巨大或骨化椎间盘、中央型椎间盘压迫马尾神经者;术式:腰椎间盘突出物摘除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或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五)护理措施1.非手术治疗及手术前护理(1)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减轻对神经的压迫,缓和疼痛。卧床3周,之后戴腰围下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动作。(2)卧位:抬高床头20°,膝关节屈曲,放松背部肌肉,增长舒适感。(3)牵引。(4)活动和功能锻炼:防止弯腰、长期站立或上举重物。2.术后1)搬运:3人搬运,托起肩背部、腰臀部和下肢,平稳同步行动,保持身体轴线平直。2)卧位:术后平卧24小时,禁翻身(压迫止血);持续卧床1~3周。3)翻身:术后24小时后可翻身,采用2人翻身法。4)并发症的防止①肌肉萎缩——术后1周开始腰肌和臀肌等长收缩锻炼。②神经根粘连——协助病人作直腿抬高活动。第二节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骨性或纤维性变化,使管腔一处或多处狭窄,导致马尾神经或脊神经受压的一种综合征。一、病因病理1.先天性——椎管发育障碍。2.后天性——椎管退行性变。椎管内容积减小,管内神经血管受压,甚至缺血——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体现。二、临床体现1.症状(1)间歇性跛行,反复出现。(2)腰腿痛:前屈位、蹲位或骑自行车时疼痛可减轻。(3)马尾神经受压——双侧大、小腿、足跟后侧及会阴部感觉迟钝,大、小便功能障碍。2.体征(1)腰部后伸受限及压痛:病人常取前屈位以缓和疼痛,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下腰椎棘突盘压痛。(2)感觉、运动和反射变化:不经典。三、辅助检查1.X线——椎体、椎间关节和椎板退行性变。椎管造影有较高的诊断价值。2.CT、MRI——可显示脊髓、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受压状况。四、治疗原则1.非手术——多数可缓和。2.手术(1)适应证:症状严重,非手术无效;神经功能障碍明显的,尤其是马尾神经。(2)手术措施:略。第三节颈椎病(一)病因、病理1.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