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平衡失调承德护理学院外科教研室正常成人的体液平衡与调节第一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记正常体液的分布、组成。能力目标:能正确分析体液平衡的调节方法。素质目标: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体现临床医师的素质要求。体液(bodyfluid)平衡是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必要条件。体液失衡是指其水分的容量、电解质的浓度和酸碱度发生改变,超过了正常的生理范围和机体的代偿能力可引起相应的器官功能障碍或并发症。水的平衡一、正常水电解质的代谢水男约占体重的60%女约占体重的55%新生儿约占体重的80%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细胞外液(20%)血浆约占体重的5%组织间液约占体重的15%(一)正常体液分布一、水的平衡表正常成人的24小时水的出入量(ml/d)摄入量排出量饮水1000-1500食物700内生水300尿液1000-1500粪便150呼吸350皮肤蒸发500一、正常水电解质的代谢表1细胞内、外液中主要电解质含量血浆(mmol/L)细胞间液(mmol/L)细胞内液(mmol/L)Na+14013410K+4.54.5160Cl1041123Ca2+2.42.40Mg2+1.51.435HCO3-242410HPO42-1170(二)体液中的电解质含量钠(Na)来源:食盐(主要)数量:5-9g/d吸收:小肠(几乎全部)代谢:主要存在细胞外液排出:肾脏(主要)、汗液、粪便血钠:135~145mmol/L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尿钠)钾(K)来源:食物(蔬菜等)数量:2-3g/d吸收:消化道代谢: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排出:肾脏(主要)、粪便血钾:3.5~5.5mmol/L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尿钾)三、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肾脏是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器官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丘脑-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水---渗透压口渴中枢系统激活---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水---血容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保钠排钾四、酸碱平衡生理状态下,动脉血液的PH值保持在7.35-7.45,为一变动范围狭窄的弱碱环境,这是保证细胞进行正常代谢和功能活动的基本条件。五、酸碱平衡的调节1、体液缓冲系统(最迅速)碳酸氢盐缓冲系统2、呼吸的调节机制3、肾的调节机制(最有效)五、酸碱平衡的调节体液缓冲系统缓冲机制H+HCO3→H2CO3→CO2+H2O接受H+或释放H+,减轻pH变动的程度。第二节水和钠代谢紊乱内容水钠代谢失调1钾代谢失调2酸碱平衡失调3一、水钠代谢失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叙述三种脱水的常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能力目标:能理解三种不同性质脱水的病理生理改变;学会评估三种不同性质脱水和水中毒病人的病因、症状与体征,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病人进行一般的处理。素质目标:在评估过程中学会和病人的沟通,工作中表现出爱伤意识,关心体贴病人。分类钠钠盐盐钠钠盐盐水水水水钠钠钠钠水水水水钠钠钠钠水水水水钠钠钠钠水水水水正常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按性质分类(一)等渗性脱水水和钠按比例丢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正常,主要是细胞外脱水。又称急性脱水或混合性脱水,外科最常见的脱水类型。病因:胃肠道消化液的急性丢失、大面积的烧伤早期患者、大量胸水和腹水形成等。等渗性脱水液体急性丢失缺水=缺钠细胞外液渗压改变小细胞内液量改变小无水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时间长(一)等渗性脱水身体状况(症状、体征):缺水+缺钠轻:2-4%,乏力,口唇干燥,尿量减少。中:4-6%,少尿或无尿,低血压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重:>6%,休克。诊断:血液浓缩,血清钠在正常范围。治疗原则等渗性脱水治疗:解除病因。补液: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为宜。(二)高渗性脱水水和钠同时丢失,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造成细胞内脱水。病因:摄入水量不足:禁食等水丧失过多输入大量高渗液体(二)高渗性脱水病理生理:水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缺水>缺钠细胞外高渗细胞内脱水水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二)高渗性脱水身体状况:高渗症状和体征(失水为体重的比)轻:2%-4%口渴,(最早最突出的症状)。中:4%-6%很口渴,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内陷,尿少比重高。重:>6%极度口渴,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