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审计抽样方法审计抽样概述1属性抽样2金额单位抽样4第八章抽样审计方法变量抽样3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述审计抽样判断抽样统计抽样抽样风险审计抽样概念•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国际审计准则将审计抽样定义为:审计抽样是指审计程序运用了一个账户余额或一类经济业务中不到百分之百的项目,使审计人员能够获得评价余额和分类的某些特征的证据,以及形成或有助于形成关于这种特征的结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抽样审计分类任意抽样审计判断抽样审计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属性抽样审计变量抽样审计抽样审计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比较项目统计抽样非统计抽样种类属性抽样、变量抽样任意抽样、判断抽样相同点针对样本实施的审计方法与程序基本是一致的不同点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样本规模,随机选取样本,依据样本结果用数理知识推断总体特征通过主观判断有选择、有重点的抽取样本,并根据检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优点科学计算抽样误差,增强审计结论的可靠性随机原则选择样本,减少偏见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在有些情况下有利于抓住重点,减少审计工作量抽样审计风险VS非抽样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抽样风险:推测出的总体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非抽样风险:不恰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造成的。抽样风险的类型过度信赖信赖不足误受误拒09/07/24★抽样风险的类型信赖不足风险: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可能性。信赖过度风险: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信赖程度的可能性。误受风险: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误拒风险: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09/07/24★抽样、非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注:(1)两种测试中的非抽样风险对审计效率、效果都有影响。(2)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对审计人员来说,是最危险的风险。审计测试抽样风险类型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控制测试信赖过度风险效果信赖不足风险效率实质性测试误受风险效果误拒风险效率•有关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的下列表述中,注册会计师不能认同的是()。A、信赖不足风险与误拒风险会降低审计效率B、信赖过度风险与误受风险会影响审计效果C、非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影响D、审计抽样只与审计风险中的检查风险相关D注册会计师应当特别关注的,可能导致不正确审计结论的两种风险是()。A、信赖不足风险与误拒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与误受风险C、信赖过度风险与误拒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与误受风险D•审计人员确定某账户余额的可容忍误差为1800元,依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额为2000元,而该账户的实际差错确达到1600元,这种情况属于()。A.误受风险B.信赖过度风险C.误拒风险D.信赖不足风险C一、判断抽样•判断抽样审计,也叫重点抽查法。这种方法不是随即选样,而是凭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来选取样本,并由样本的审查结果推算评价总体的抽样审计技术。判断抽样审计的应用(一)确定抽查对象1、审计工作的具体目标2、应审项目的特征(1)账户性质:(2)数量特征(3)审查时间3、被审单位内控制度强弱程度•4、可疑的账项•复杂业务•收发频繁的业务•交接初期的业务•素质较差人员经办的业务(二)确定抽查数量1、分层详细审查重点审查一般审查少量审查100%80%30%5%2、确定每类抽查业务3、剔除特殊项目,确定抽查数量(三)抽取样本进行审查(四)根据样本审计结论,得出总体审计结果。判断抽样审计的优点:使用灵活推广方便可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经验与判断能力适用于各种审计及审计的全过程判断抽样审计的缺点:样本难以代表总体性质,也无均等抽样机会,依据于审计人员主管判断不能科学地确定抽样规模无法计算抽样误差和确定结论的可靠程度,不能控制抽样二、统计抽样统计抽样审计概念•统计抽样是审计人员按照随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