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2、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泰勒。由于泰勒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奉献,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19,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3、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爱好的追求。是通过合法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爱好,它指向对于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其关键是控制。4、科学构造运动与学术中心课程1959年9月,主席布鲁纳:讨论怎样改善中小学的自然科学教育问题。5、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关键开发的课程。6、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奉献。7、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一种倡导教学论的德国教育家。8、夸没纽斯:捷克著名教育家,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16《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论一切人类的所有艺术。本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实定。9、卢梭的教学论:《爱弥儿》影响深远。指导思想:出自造物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10、裴斯泰洛奇:瑞士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1教育教学原理:1.自我发展原理2.直观原理(2教学的心里学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心里学化的思想,推进了教学论科学化的进程。11、19世纪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论。(1—观念心理学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2教学的形式阶段,必然有两种基本的心理活动:专心、沈思,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A.明了即清晰、明确地感知新教材B.联合即把新的观念与旧的观念结合起来。C.系统即把已建立起的新旧观念的多种联合与小朋友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概括出一般概念和规律,一形式具有逻辑性德、构造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观念体系。D.措施即把业已形成的知识系统通过应用于多种情境而使之深入充实和完善。(3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就是统一的。历史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12、现代教育论发展的里程碑:杜威的教育论。教育即经验的持续改造,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基于经验的教学论:(1经验的涵义与知行统一论。经验即人与环境之间的互相作用1.人积极地作用于环境2.人作用于环境所产生的成果反过来又影响人自身。杜威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2经验课程与积极作业。13、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昌盛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崛起。赞科夫:发展性教学论布鲁纳:发现教学论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范例教学论。(2加涅和布里格斯是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14、20世纪80年代后来:走向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15、课程的三种涵义:(1课程作为学科。(2把课程作为目的或计划。(3把课程作为经验和体验。16、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的、计划到强调过程自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的单原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原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17、教学的涵义: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1.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2.教学即是科学,又是艺术。18、现代教育中的二元论思维方式是导致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本源。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本源:二元论。第二章1、目的模式:是以目的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关键,围绕目的确实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泰勒模式:1949年《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学目的、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目的和成果确实定要根据是哪个来源:A.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B.对现代生活的研究。C.科学专家的提议。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A.目的模式的批判。B.内容: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有关科学的过程,概念与原则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出实行的过程原则。过程原则其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发明作用。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