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回事吗(二)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经济体制,是指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经济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在特定时期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两种。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体制,是指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需严格按照政府指令进行,不受市场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方式的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依据的是市场需求,其中市场价格的波动是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其本身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因而不是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标志。在认识和处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这个问题上,“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的观念是错误的。正是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经济建设上逐步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制形式日趋公有化,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渐显露,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正是这种思想观念的变革,引起了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调整。现在,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动摇,我国已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因为: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关系,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仅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而且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论: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实行的市场经济。综上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属于经济制度的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