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4.3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有关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并说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2.举例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并分析讨论其相应的对策措施【重点难点】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预习提纲】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一)经济发展快1.优势区位:(1)地理位置优势:位于省东南部,毗邻,与东南亚相邻,地理区位优势明显。(2)自然条件优越:平原,热量,降水,纵横交错。(3)社会经济条件好:人口与城市―――人口,城市;历史因素―――早在16世纪初,该地区就有了经济的萌芽;国家开放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文化―――是我国经济、文化都很的地区。2.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呈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第二产业占据地位。3.以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大力发展型经济。4.成就: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基地、基地、基地,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经济区。(二)城市化水平高1.进程:(1)改革开放前:发展,城市规模小,数量少。(2)改革开放后:城镇人口和城镇数目不断,城市规模不断,城镇密度高,形成了以为中心的城市群。2.动力: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其原因是―――城市有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对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众多的。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1.问题:(1)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工业与生活污水、废气、垃圾、噪声、等环境问题突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环境质量下降。(2)矛盾加剧。(3)突出。2.对策:(1)治理,保护:广东省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保护环境,优化生态”的“工程”。(2)优化:加强第产业的基础上,注重调整第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产业。(3)搞好城镇和规划。【问题与思考】1.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轻工业发达?2.为什么说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3.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降水丰富的地区,很多地区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为何一些城市还严重缺水?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哪些问题?针对问题,对症下药,“珠三角”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提出哪些对应措施?5.判断是非,并说明理由:(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快的重要原因是历史上的经济基础好。(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已占主导地位。(3)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内容之一是降低第二产业地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①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政府给予许多优惠政策③平原广阔,降水丰沛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变化不大B.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C.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D.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叙述错误的是()A.重要轻工业基地B.商品农业基地C.外贸出口基地D.商品棉基地4.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是()A.珠江三角洲为雨热同期的热带季风气候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C.河流纵横交错,但由于河流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D.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5.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城市出现缺水现象,其原因可能是()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恶化,降水少,水资源不足②工业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使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加③水污染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④森林面积的减少,涵养水源能力降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商品粮基地转向花卉、蔬菜、水果等产品基地的因素是()A.气候因素B.市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