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课题:细胞的增殖2上课时间编号29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朱云峰教学目标1.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意义。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3.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识图和绘图能力。4.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5.通过对实验思路的分析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教学重点(1)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期的特征、各期图形的辨认,有丝分裂实验过程。(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教学难点(1)观察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以动态观点去理解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实验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栏复习巩固①叙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②填表有丝分裂各个时期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分裂间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2n4n2n姐妹染色单体0→4n4a4a00DNA分子数目2a→4a4a4a4a2a注: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n,DNA分子数为2a,n=a③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坐标图。引入新课子代细胞是两个,而亲代细胞只有一个,那么,它们的DNA和染色体为什么能保持一致呢?归纳讲解一.有丝分裂的意义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保证了子代与亲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有丝分裂是绝大多数动植物细胞增殖的方式,通过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洋葱根尖的培养2.玻片标本的制作(1)解离: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切取洋葱根尖透亮部分2~3mm,放入注盛有混合液的玻璃皿中3—5min.。注意时间控制。时间过短,则细胞不易被压散;时间过长,则细胞容易被压碎,影响染色。标志是材料呈白色5.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①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间期和前、中、后、末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着色;可以根据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变化情况,来识别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②方法步骤:Ⅰ洋葱根尖的培养:Ⅱ临时装片的制作A解离B漂洗C染色D制片Ⅲ观察A低倍镜观察B高倍镜观察Ⅳ观察结果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①相同点:间:前:中:后:末:微透明,用解剖针能轻轻压碎为好。(2)漂洗:用镊子取出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10min。(3)染色:把根尖放在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最好染够5min,这样便于染色体充分着色。(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洋葱根尖取出,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央,并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覆上一张滤纸片,再加盖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注意压片时,不能使盖玻片移动,以免使材料模糊不清,而且要控制好力度,必须一次压片成功。学生讨论:该实验所用相关溶液的作用和目的。(1)盐酸和酒精的作用是什么?(2)清水漂洗的作用目的是什么?(3)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1)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起解离的作用,杀死根尖细胞,溶解细胞间质,使细胞容易发生分离。(2)清水漂洗的作用即洗去材料中的解离液。(3)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的作用是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因为,染色体很容易被这样的碱性染料染色。3.观察①先用低倍镜找分生区;②高倍镜观察各个时期,绘制简图。学生观察:寻找什么形状的细胞?重点观察那些内容?视野内最多的是什么时期的细胞?为什么?②不同点:纺锤丝的形成方式不同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三、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三、无丝分裂特点:在无丝分裂中,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如何依据细胞的状态,确认细胞所处的时期?结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样也分为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