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11/5第七章第一节病情观察一、病情观察的目的(一)为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二)了解病势,准确判断预后(三)及时发现危重证及并发症,为抢救赢得时间(四)了解治疗效果和反应二、病情观察的要求(一)用中医理论指导病情观察(二)必须具备“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三)熟练掌握抢救技术三、病情观察的方法(一)运用四诊方法,观察病情变化(二)开展辨证分析,实施护理计划四、病情观察的内容(一)一般状况(二)主要症状与体征(三)舌象与脉象(四)各种排泄物(五)药物效果与反应(六)情志变化..2病人烫伤的防护措施【预防措施】1.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烫伤高风险患者,报告护士长及主管医生,并落实预防措施。2.需保暖的患者:使用热水袋时,外加布套;加强巡视,班班交接,检查病人皮肤情况。3.使用烤灯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防止烫伤。4.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宣传工作,妥善放置暖瓶及开水、热汤等热源物质,防止发生烫伤。5.加强开水房的管理,防止儿科病人误烫伤。【程序】评估患者烫伤风险——高风险者实施预防措施——加强巡视、检查病人皮肤情况【应急预案】1.发生烫伤后,报告护士长、科主任及主管医生,根据情况处理,记录详细情况(发现时间、烫伤范围、深度)。2.班班交接烫伤创面,直到愈合。3.护士长24小时内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及隐患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和医务部。【程序】..3发生烫伤——报告护士长及主管医生——根据情况处理班班交接烫伤创面直到痊愈——记录详细情况(发现时间、烫伤范围、深度——护士长24小时内填写“不良事件、意外事件报表”交护理部..4中医基础知识11/12第七章第二节生活起居护理概念:生活起居护理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病患罹身,生活起居方面不能自理,按照医院的等级护理制度和护理计划,分别给予病人合理的护理和照料。一、目的:1、保养病人机体的元气2、提高自身驱邪与修复机制。3、使体内阴阳达到平衡,祛病康复。二、内容:顺应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顺应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指顺从四时阴阳寒暑的变化以及四季生长化收藏的规律,来调养病人的形神,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健康。这些认识,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人生活于天地之间,适当的自然变化,正常的气候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应顺应自然界变化的正常规律,如果自然界出现反常的变化,人们若不能及时回避或去抵抗它,就将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三、护理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属阳,自然界万物处于生长阶段,若逆之,则有碍于少阳之生,太阳之长,所以人体必调养人身之阳,以顺应自然界万物的生长..5之势。而秋冬属阴,自然界万物处于收藏阶段,若逆之,则有碍于少阴之收,太阴之藏,所以人体必调养人身之阴,以顺应自然界万物的收藏之势。病室温度、湿度要适宜,病室的温度一般以18℃~20℃为宜,在适宜的室温中,病人可以感到轻松、舒适、安宁,并降低身体消耗。室温过高,会使病人感到燥热难受,又易感暑邪;室温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寒冷,又易感寒邪。不同的病人对温度的感觉是不同的。四、分级护理制度(一)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严重,变化大,需随时观察及时进行抢救的病人;(2)各种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等;(3)各种严重创伤、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五衰及气管切开的病人。2、护理要求:(1)入抢救室或监护室,设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2)制定护理计划,设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医学教|育网搜集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并作好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保水、电解质平衡。..6(3)认真细致地作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二)Ⅰ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重、病危;(2)高热、昏迷、出血、五衰病人;(3)瘫痪、惊厥、子痫、晚期癌肿及早产婴儿或新生儿。2、护理要求:(1)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予周密护理;(2)注意情绪变化,做好心理护理;(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体温、脉博、呼吸、血压。根据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