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最新考纲高频考点核心素养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2.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3.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1.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2.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及其联系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适应;物质与能量观: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科学思维——分类与比较: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掌握光合作用过程,分析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结果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及光合作用发现经典实验1.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由图可以看出:(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2.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模式图3.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连一连)答案①—A—b②—C—a③—E—e④—D—c⑤—B—d诊断辨析(1)叶绿体内膜凸形类囊体,所以叶面积远大于外膜面积。(×)(2)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3)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4)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5)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热图解读下面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请分析:(1)恩格尔曼实验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有什么巧妙之处?(2)两实验均需要进行“黑暗”处理吗?(3)两实验如何设计对照实验?提示(1)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2)图示的两实验中,只有萨克斯的实验需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消耗掉细胞中原有的淀粉。(3)恩格尔曼的实验中,照光处理与不照光、黑暗与完全曝光形成对照;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形成对照。考向一光合色素及其吸收光谱1.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解析类胡萝卜素不吸收红光,A项错误;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项正确;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来绘制的,因此可用CO2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C项正确;叶绿素吸收640~660nm的红光,导致水光解释放氧气,D项正确。答案A2.(2019·衡水冀州中学月考)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nm波长的光B.用450nm波长的光比600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增加D.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420~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解析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吸收峰在400~500nm,A项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450nm波长的光比吸收600nm波长的光要多,B项正确;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变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暗反应中C3的还原量增多,则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C项错误;叶绿素吸收420~470nm波长的光较多,当缺镁时,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叶绿素吸收420~470nm波长的光变少,D项正确。答案C不同颜色温室大棚的光合效率1.无色透明大棚日光中各色光均能透过,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用无色透明的大棚光合效率最高。其中蓝紫色光为光合作用最有效的,阴天时为植物补光时用蓝紫色光源最有效。2.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因此绿色塑料大棚光合效率最低。考向二光合作用发现的经典实验3.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曾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发生能量转化的假说。以下科学实验能证明这一假说的是()A.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的实验B.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橙光和蓝紫光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