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茎的输导功能实验,说出各部分的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情感目标:知道保护森林和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重点: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难点: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教法选择实验探究归纳课型新授课前准备自制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2课时备课总数第29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提问: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是什么?二、导入课题:[问题]:在植物的茎里,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导管和筛管,连接着根、叶、花、果实和种子。它们是植物体内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主要通道。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哪一种管道系统运输的呢?三、自主合作、探究交流1.[自学]:了解本实验的目的和器材及实验步骤。老师在1—2天前就准备好带叶的木本植物的枝条,浸在红墨水中,上课时发下枝条。[观察]:将枝条横切和纵切,使用放大镜观察切面。[想一想]:1.从茎的横切面上看到染成红色的是什么形状?是茎的哪一部分?其中有什么结构?2.从茎的纵切面上看到红色的是什么?3.叶脉变红色,说明了什么问题?4.该实验得到什么结论?组织学生集体朗读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观察实验解剖课件展示,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由学生矫正产生困惑,激发探究兴趣。阅读了解整个实验的过程。。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2三、识图题[出示]:导管的模型。说明在根的成熟区及其以上的部位,有一些细胞上下相连的细胞壁(横壁)消失,细胞质和细胞核消失,彼此上下连通成中空的长管,这就是导管。因此,导管内的水便形成了上下贯通的水柱。[出示]:带有瘤状物的枝条图片。[讨论]:瘤状物形成的过程及原因?枝条产生瘤状物说明了什么?三、总结与回顾:韧皮部的筛管能输导有机物。[讨论]:有人用铁丝固定在两棵行道树的树干上晾晒衣服,这种做法对不对?四、知识巩固: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1、枝芽发育成茎。2、茎的基本结构(木本植物茎的结构)3、茎的输导功能。1.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髓四部分构成。树皮内侧的部分称__________,其中含有起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树皮的外侧部分主要起________作用。2.教科书中“茎的输导功能”实验证明了导管具有运输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功能。提出问题[播放视频]:植物茎的结构。总结回顾师生共同完成完成小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并讨论思考题。兴趣地进行讨论,得出这样做是为了苹果的增产学生积极回答参与课堂。教学反思等级评价(A/B/C/D)检查签阅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评价:时间:签查(盖章):四、简答题有人用铁丝固定在两棵树干上晒衣服,这种做法有什么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