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2.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1.能够认识到海洋的战略意义,增强海洋保护意识。(人地协调观)2.能够说明对海洋不同区域所享有的海洋权益。(区域认知)3.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综合思维)4.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查阅相关资料,交流我国新时期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地理实践力)知识清单一海洋权益1.含义: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2.范围: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3.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主要包括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域的划分15.我国海域分布的众多岛屿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由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飞屿等岛礁组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易误辨析]领海不属于领土。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领海属于领土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不可侵犯的。知识清单二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1.目标: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海洋强国的含义: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等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3.建设海洋强国的紧迫性(1)我国经济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2)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知识清单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1.坚持陆海统筹发展。2.推动海洋经济发展。3.创新海洋科技。4.保护海洋生态环境。5.维护海洋权益。6.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关于军用船舶2关于军舰的无害通过,在国际法的理论和实践上,一般认为外国军舰通过领海应当事先征得沿海国的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规定,“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我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对领海的非无害通过。”任务清单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情境探究[情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明朝初期的1373年前后,我国渔民即已发现了钓鱼岛。1403年,我国文献中就有了钓鱼岛列屿的记载。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是1785年,但该书用颜色明显标示出钓鱼岛属于中国。这比中国人涉足并命名钓鱼岛晚了300~500年。钓鱼岛列屿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并行使主权的。从国际法角度来讲,认证一个国土主权必须具备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是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以及连续不断地进行管辖。用国际法来判断,钓鱼岛属中国“固有领土”。图1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具体范围图,图2为我国钓鱼岛照片。[探究](1)图1中A点的领海线距我国的领海基线距离是多少?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2)为什么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的领土?(3)简述建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哪些重要的意义?(4)请列举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举措。提示(1)12海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在历史上,明朝初期钓鱼岛就已明确属中国所有;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水深不足3200米的大陆架上,是我国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向东与琉球群岛之间以水深2000多米的冲绳海槽相隔。因此,钓鱼岛既不是所谓“归属不明”的无主岛,也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而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3)有利于巩固我国的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有利于增加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维护我国渔民正当的合法权益。(4)加强海洋立法;加强海洋意识;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建立海上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海洋执法等。素养凝练1.各类海域的划分及相关权益海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