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测试卷1.近几年来,我国的投资率逐年上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倍,而消费率则是逐年下降,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接近20个百分点,偏高的投资率必然带来偏低的消费率,这是因为A.积累与消费是相互促进的关系B.积累与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C.积累与消费是完全一致的D.积累与消费是根本对立的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31627.98亿元(不含债务收入),再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税收收入达到30866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全国财政支出33708.12亿元,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2080.14亿元。据此回答2—3题2.从材料中可见A.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B.税收就是财政C.我国债务收入不属于财政收入D.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多征税3.材料还表明我国当年A.财政收支平衡B.财政赤字C.财政严重危机D.严重通货膨胀4.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常用的经济手段。一般来讲,为抑制经济过热,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减少税收②提高存贷款利率③减少政府开支④增加货币供应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我国国力的增强,将这一神话变为现实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现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为此,国家将投资约14亿元人民币,准备于2007年以前发射一颗围绕月球飞行的卫星“嫦娥一号”。据此回答5-6题。5.国家这14亿元财政支出属于A.行政支出B.社会保障支出C.国防支出D.科技事业支出6.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重大意义在于①深化对太空的认识②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③开发、利用月球资源为人类造福④提高我国航天技术水平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05年我国各项税收收入30866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比上年增加5148亿元,增长20.0%。据此回答7—9题7.我国税收增长表明①国家经济持续较快发展②企业经济效益提高③国家财政收入增加④公民赋税加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8.在我国,税收的增长主要依靠A.增加税种,提高税率B.增强每一个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C.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提高D.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工作9.我国税收就其性质来说是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A.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B.调节个人收入,实现共同富裕C.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D.组织财政收入,实现国家职能10.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那么某职工月薪4600元,将缴纳个人所得税: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元部分52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103超过2000元至5000元部分15A.175元B.300元C.325元D.350元11.2006年1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提升到1600元,把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800元提升到1600元,这意味着A.税收具有随意性的特点B.提高中低收人者的收人A.降低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D.国家税收收入总量必定下降1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利率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运行。经济杠杆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A.是以政府强制为后盾的B.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C.能够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D.能够熨平经济发展中的波动二、非选择题:(27、28题均12分,29题10分,30题14分,共52分)13.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3月5日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中指出:为加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7年,我国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预算支出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高达3917亿元。(1)上述材料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6分)(1)①增加财政投入促进农业发展,体现了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②增加财政投入促进农民增收,体现了财政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2)有人认为:“要解决我国的农业,农民问题,就是要依靠政府增加投入.”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9分)(2)①解决农业、农民问题,的确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但加大投入应该是多渠道的,而不只是依靠政府。②解决农业、农民问题,除要增加投入外,还必须稳定和完善各项兴农政策、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③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促进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