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4页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16日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市在未来五年中抢抓机遇、奋力崛起、赶超进位,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十一五”以来,在中共保定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国家、省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中心任务,大力实施“一主三次、工业西进、对接京津”三大战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072亿元增长到2050.3亿元,接近翻一番,年均增长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9990元增长到18000元,增长80%;全部财政收入由86亿元增长到206.1亿元,年均增长1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4632亿元,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18.3:48.8:32.9调整为14.8:51.9:33.3。主导产业快速增长,五大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4%,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1.5%;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41亿元,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率由40%提高到57%,粮食总产量由471万吨增长到585万吨,实现连续八年稳步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扎实推进,“8+13”节能工作成效明显,全市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各类产业园区达到40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和开发面积进一步扩展,产业园区已成为全市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十一五”期间,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累计引进外资20.3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加12.4亿美元,引进内资658.4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429.3亿元,外贸出口年均增长31.5%;相继引进了亚行贷款白洋淀综合治理等一批较大利用外资项目,先后与兵装集团、国电集团等19个央企和国内外500强企业(集团)开展了战略合作;国企改革不断深入,实现了天威集团与兵装集团、宝硕集团与新希望集团、天鹅集团与恒天集团的战略重组,英利集团、巨力集团等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全市上市企业累计达到11家;农村改革有序推进,土地承包责任制得到巩固,林权改革成效显著;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财税体第2页共44页第1页共4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4页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化率达到38.9%,比2005年提高7.1个百分点。“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取得丰硕成果,大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府河、清真寺、西大园三大片区改造进展顺利,万博广场、新燕赵商务广场等大型综合性商贸项目开工建设,东三环、“中国电谷”立交桥相继竣工;大交通框架基本形成,京石铁路客运专线、保津城际铁路建设顺利推进,保沧、廊涿、京昆、张石(涞源至张保界)、保阜(保沧至阜平段)、大广等高速公路相继通车,荣乌、张涿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全市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430公里,达到657公里,“三横三纵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新(改)建县乡公路6807公里,公路路网密度由73.6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80.2公里/百平方公里;大水系建设进展加快,两库连通、市区引水、河道整治、雨污分流、东湖及配套景观等重点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县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民居建设稳步推进,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正式启动,太阳能之城建设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