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正数和负数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在了解相反意义的量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正负数和学习正负数的意义.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数学思考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问题解决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情感态度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并通过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意义,区分实际问题中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以及0的内涵.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让同学们复习在小学期间都学习过哪些数.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自然数1,2,3,4…可表示物体个数和事物顺序.自然数0表示没有.0.5,11.9,1.6,…当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分数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回顾,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为负数的学习作铺垫.和小数.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那么小学所学的数,能否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呢?某城市在一天内的最低气温为零下5℃,最高气温为零上15℃,怎么表示?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4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如何表达二者的海拔高度?收入50.5元和支出50.5元,如何表达两种收入情况?以上事例说明仅仅小学所学的数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而且数的局限性也阻碍了数学自身的发展.我们需要引出新的数.问题层层提出,此时,负数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学生顺利地接受了这一事实,负数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1】正数、负数接下来,采取联系对比的方法,始终不脱离小学所学知识,以比较轻松的态度和口吻给出正、负数和表示方法.正数:像15,8844,50.5这样的数是正数.负数:像-5,-155,-50.5这样的数是负数.表示方法:正数:15或+15读作“15”或“正15”.负数:-5读作“负五”.练习:1.快速抢答题: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1,2.5,+30,-3.14,120,-1.7322.你能写出几个正数和负数吗?【探究2】零我们在小学的时候知道:0表示没有,0不能作除数,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从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0不仅仅表示没有,0℃不是没有温度,而是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在1.采取比较轻松的方式,尽量避免使概念复杂化,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难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对0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0的内涵的理解;正负数的大小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地形成,也为下节课讲述有理数的分类打下基础.3.将负数与实际生活中意义相反的量结合起来,实际意义中,0往往表示基准,比如海平面、警戒水位等,有着丰富的内涵.总结: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探究3】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宋代词人苏东坡写下的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佳句.其中,悲与欢、离与合、阴与晴,都是自然世界、人类生活中截然相反的状态的真实描绘,这些矛盾的东西融为一体,营造出了和谐而真实的氛围.在大千世界中,有上就有下,有赢就有亏.更能突出正负数的意义和它们的实践性.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在数学世界里,一对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也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她们彼此矛盾而又和平相处,为数学世界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而正、负数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表示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所表示的两个意义正好相反的量,叫做意义相反的量.有了负数以后,课前我们提出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零上15℃可以记作15℃或+15℃,零下5℃可以记作-5℃.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收入50.5元记作50.5元,支出50.5元记作-50.5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1)两个量;(2)意义相反.由于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很不习惯,是理解上的难点,所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是性质符号,与“加号”“减号”不同.2.“+”“-”作为性质符号有着更深刻的涵义:“+”表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