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文知识点解析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等级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律来划分的。2.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按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大小。>100万——特大城市50万~100万——大城市20万~50万——中等城市<20万——小城市此外,遍布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虽然人口未能达到设市建制的标准,但是由于非农业人口的比重较大,工商业比较集中,也属于城市范畴的一种城镇型居民点。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必然吸引着区域内的居民到城市来购物、就医、上学或寻求其他服务,有着自己的服务范围。全析提示不同国家,由于疆域、人口、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城市化水平不同,对城市人口规律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不完全相同。3.城市的服务范围概念:服务范围可以看做是实际接受服务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一般来说,小城市的服务范围较小,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对较大,一个区域的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可以包括附近中小城市的服务范围。这样在一定的区域,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全析提示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不是固定的,也没有明显的界线。城市等级服务范围数目彼此距离职能种类服务级别高级城市大少远多高级低级城市小多近少低级请思考:有些中小城市为加快城市发展,提出发展成大城市甚至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是否可取?为什么?参考答案:不可取,因为每一个城市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服务范围,一定地域范围内也有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如果脱离区域实际,盲目提出发展成大城市甚至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要点点拨每一个城市都有与之相应的服务范围,一定地域范围内也有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这对于确定城市规模、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4.城市级别的发展条件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这些城市都有条件发展成为级别较高的城市。案例活动2: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阅读课本案例2内容,总结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情况如何?解析:上海市2002年年底总人口为1334万,是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其城市规模有一个变化过程(如下表)。全析提示不同的地理位置具有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影响较大。时间等级发展特点鸦片战争以前上海只是一个港口,其规模不如宁波,更无法与南京、广州等地相比五口通商后海港作用突起,对外贸易通商日盛上海港超过广州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20世纪初上海城市规模跃居全国第一请思考:上海港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其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对内通过长江的航运,可以联系南1京、武汉和重庆等工业城市,服务范围可以扩展到广阔富饶的长江流域甚至更大的地域;对外它是我国大陆向东最接近太平洋世界贸易要道的国际港口,通过对外贸易还可以扩大其服务范围。(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同时位于中国大陆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这使得上海能够得到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农产品供应,以满足大规模城市人口的需求,而且还为上海市提供了巨大的市场。(3)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长江三角洲为城市的发展与拓展提供了广阔、平坦的土地,为城市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要点提炼上海市能够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1.城市等级体系的概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2.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德国中小城市特别发达,并分散在全国。德国约有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从其城市等级体系可以看出城市的等级与空间分布的关系,进而分析出城市空间分布的不同会影响到各自服务范围的空间分布。阅读课本图2.13“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思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