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结合教材图示、曲线,理解生长素的作用特点2.结合实例,归纳总结影响生长素两重性的因素3.尝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理解预实验的重要性1.通过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曲线的分析,培养用模型和建模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掌握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能力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2.生长素作用的特点及其表现(1)特点: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表现①浓度较低②浓度过高3.影响因素(1)浓度: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2)器官: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敏感程度为:根>芽>茎。(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4.顶端优势(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2)原因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A→B(用图中字母表示),A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②B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3)解除方法:摘除顶芽。(4)应用示例:棉花的“摘心”、果树剪枝等。5.生长素类似物(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2)应用①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②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③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1.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情况不同。2.常用方法(1)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2)沾蘸法:省时。3.实验流程4.变量分析(1)自变量:生长素类似的浓度。(2)因变量:生根情况。(3)无关变量:生长素类似物的剂量、温度和光照等。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2.同一植株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3.当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4.α萘乙酸(NAA)、2,4D等都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生长素。()5.光照、温度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时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提示: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浓度较低时,随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超过一定浓度,则生长速度减慢。2.×同一植株的根和芽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浓度要敏感些。3.√4.×α萘乙酸、2,4D等均为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问题探究]1.分析下图中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曲线,并探讨以下有关问题:(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器官的促进作用效果一定不同吗?提示:不一定。图中D点、E点对茎的促进作用效果相同。(2)在生长素浓度为10-6mol/L时,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理效应分别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对根是抑制作用,对芽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对茎是促进作用。这说明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不同。2.结合下图解释植物的根为何具有向地性?此特点是否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植物的茎的背地生长是否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呢?提示:(1)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D处浓度过高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而C处的浓度较低促进根的生长,充分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2)茎:对生长素相对不敏感,B处生长素浓度大于A处生长素浓度,所以B侧促进作用大于A侧,没有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1)(如图)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称为“高浓度”。(2)曲线中的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3)曲线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4)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宜浓度为g。(5)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即大于C点的生长素浓度(i)时,将会使生长受抑制。1.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茎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ABCDD[由于受重力的作用,水平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