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从化学能到生物能1.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重点)2.尝试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重难点)3.理解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在实践中的应用。(重难点)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1.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存。2.实验步骤(1)活动程序:组别步骤ABC①1L0.1g/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1L0.1g/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1L0.1g/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②适量酵母培养液等量酵母培养液不加③液体石蜡不加不加④3个瓶中分别放入温度计,用棉团塞上瓶口⑤24h后观察并记录3个保温瓶中温度数据(2)结果分析及结论预测:探讨: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提示:自变量是有氧和无氧;因变量是温度的变化。探讨:C组起什么作用?提示:对照作用。注意事项1.酵母菌必须是新鲜的,否则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因酵母菌存放时间过长而死亡导致实验结果不明显。2.葡萄糖溶液要煮沸使用,目的是除去葡萄糖溶液中的氧气和杀死葡萄糖溶液中的微生物。3.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必须将煮沸的葡萄糖溶液冷却到常温,才可加入新鲜食用酵母菌。1.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导学号:60150190】A.滴管中冒出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D.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溶液温度不变【解析】依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分析,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为酒精和CO2;无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会受抑制,因此加入适量的水可以营造一个缺氧的环境;冷水中,酶的活性会降低,无氧呼吸速率减小,因此释放气泡速率下降;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热能,故试管内溶液温度升高,故D错误。【答案】D2.如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A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g活性干酵母①B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②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C③④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用“<、=、>”表示),则假设成立。【解析】A、B两个实验装置作对照,A为有氧条件下的,B为无氧条件下的(步骤三加入石蜡油,隔绝氧气)。B装置煮沸的目的仍然是去除氧气,和步骤三目的一样。两装置步骤二加入的都应该一样,都是10g活性干酵母,体现了单一变量的实验原则。装置C是和B作对照的,用来排除其他因素造成的温度变化,因此,除了步骤二不加入活性干酵母外,其他条件应该和B一样。装置A、B、C温度大小应该和三个装置呼吸类型有关,A项中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温度会最高,C装置没有酵母菌,没有细胞呼吸,温度最低,B装置中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A少。【答案】(1)①不加入石蜡油②加入10g活性干酵母(2)去除氧气自(3)③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④不加入活性干酵母(4)A>B>C线粒体与细胞呼吸的过程1.细胞呼吸的类型细胞呼吸是细胞内的有机物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代谢途径。(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少量能量的过程。2.有氧呼吸(1)概念(2)主要场所——线粒体①写出字母代表的结构名称a.外膜;b.内膜形成的嵴;c.线粒体基质。②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bc。③线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