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经济生活》一二单元考点串讲;模拟测试题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1.《经济生活》一二单元考点串讲2.模拟测试题二.具体内容《经济生活》考点解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考点一:货币的本质知识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③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④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知识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②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③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其作用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知识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1)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A.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B.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C.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A.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B.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分离为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C.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D.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2)其它职能:①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②支付手段,是随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③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只有贵金属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知识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1)纸币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②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③发行:A.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即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能决定它的购买力。B.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C.解决方法: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考点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知识点1:货币与财富:货币总是代表着一定的财富,代表着人们过去的劳动。它本身没有是非善恶的区别。知识点2: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通常使用的方式。包括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2)信用货币:①含义: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证券被称为信用货币。②职能: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3)信用工具:①信用卡:A.含义: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信用卡是……B.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②支票:A.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